
Python实现基本线性数据结构
数组的设计
数组设计之初是在形式上依赖内存分配而成的,所以必须在使用前预先请求空间。这使得数组有以下特性:
1、请求空间以后大小固定,不能再改变(数据溢出问题);
2、在内存中有空间连续性的表现,中间不会存在其他程序需要调用的数据,为此数组的专用内存空间;
3、在旧式编程语言中(如有中阶语言之称的C),程序不会对数组的操作做下界判断,也就有潜在的越界操作的风险(比如会把数据写在运行中程序需要调用的核心部分的内存上)。
因为简单数组强烈倚赖电脑硬件之内存,所以不适用于现代的程序设计。欲使用可变大小、硬件无关性的数据类型,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均提供了更高级的数据结构:ArrayList、Vector等动态数组。
Python的数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Python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组。
List可以说是Python里的数组,下面这段代码是CPython的实现List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PyObject_VAR_HEAD
/* Vector of pointers to list elements. list[0] is ob_item[0], etc. */
PyObject **ob_item;
/* ob_item contains space for 'allocated' elements. The number
* currently in use is ob_size.
* Invariants:
* 0 <= ob_size <= allocated
* len(list) == ob_size
* ob_item == NULL implies ob_size == allocated == 0
* list.sort() temporarily sets allocated to -1 to detect mutations.
*
* Items must normally not be NULL, except during construction when
* the list is not yet visible outside the function that builds it.
*/
Py_ssize_t allocated;
} PyListObject;
当然,在Python里它就是数组。
后面的一些结构也将用List来实现。
堆栈
什么是堆栈
堆栈(英语:stack),也可直接称栈,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种特殊的串列形式的数据结构,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只能允许在链接串列或阵列的一端(称为堆叠顶端指标,英语:top)进行加入资料(英语:push)和输出资料(英语:pop)的运算。另外堆叠也可以用一维阵列或连结串列的形式来完成。堆叠的另外一个相对的操作方式称为伫列。
由于堆叠数据结构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操作,因而按照后进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理运作。
特点
1、先入后出,后入先出。
2、除头尾节点之外,每个元素有一个前驱,一个后继。
操作
从原理可知,对堆栈(栈)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1、top() :获取堆栈顶端对象
2、push() :向栈里添加一个对象
3、pop() :从栈里推出一个对象
实现
class my_stack(object):
def __init__(self, value):
self.value = value
# 前驱
self.before = None
# 后继
self.behind = Non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r(self.value)
def top(stack):
if isinstance(stack, my_stack):
if stack.behind is not None:
return top(stack.behind)
else:
return stack
def push(stack, ele):
push_ele = my_stack(ele)
if isinstance(stack, my_stack):
stack_top = top(stack)
push_ele.before = stack_top
push_ele.before.behind = push_ele
else:
raise Exception('不要乱扔东西进来好么')
def pop(stack):
if isinstance(stack, my_stack):
stack_top = top(stack)
if stack_top.before is not None:
stack_top.before.behind = None
stack_top.behind = None
return stack_top
else:
print('已经是栈顶了')
队列
什么是队列
和堆栈类似,唯一的区别是队列只能在队头进行出队操作,所以队列是是先进先出(FIFO, First-In-First-Out)的线性表
特点
1、先入先出,后入后出
2、除尾节点外,每个节点有一个后继
3、(可选)除头节点外,每个节点有一个前驱
操作
1、push() :入队
2、pop() :出队
实现
普通队列
class MyQueue():
def __init__(self, value=None):
self.value = value
# 前驱
# self.before = None
# 后继
self.behind = None
def __str__(self):
if self.value is not None:
return str(self.value)
else:
return 'None'
def create_queue():
"""仅有队头"""
return MyQueue()
def last(queue):
if isinstance(queue, MyQueue):
if queue.behind is not None:
return last(queue.behind)
else:
return queue
def push(queue, ele):
if isinstance(queue, MyQueue):
last_queue = last(queue)
new_queue = MyQueue(ele)
last_queue.behind = new_queue
def pop(queue):
if queue.behind is not None:
get_queue = queue.behind
queue.behind = queue.behind.behind
return get_queue
else:
print('队列里已经没有元素了')
def print_queue(queue):
print(queue)
if queue.behind is not None:
print_queue(queue.behind)
链表
什么是链表
链表(Linked list)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数据结构,是一种线性表,但是并不会按线性的顺序存储数据,而是在每一个节点里存到下一个节点的指针(Pointer)。由于不必须按顺序存储,链表在插入的时候可以达到O(1)的复杂度,比另一种线性表顺序表快得多,但是查找一个节点或者访问特定编号的节点则需要O(n)的时间,而顺序表相应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是O(logn)和O(1)。
特点
使用链表结构可以克服数组链表需要预先知道数据大小的缺点,链表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内存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但是链表失去了数组随机读取的优点,同时链表由于增加了结点的指针域,空间开销比较大。
操作
1、init() :初始化
2、insert() : 插入
3、trave() : 遍历
4、delete() : 删除
5、find() : 查找
实现
此处仅实现双向列表
class LinkedList():
def __init__(self, value=None):
self.value = value
# 前驱
self.before = None
# 后继
self.behind = None
def __str__(self):
if self.value is not None:
return str(self.value)
else:
return 'None'
def init():
return LinkedList('HEAD')
def delete(linked_list):
if isinstance(linked_list, LinkedList):
if linked_list.behind is not None:
delete(linked_list.behind)
linked_list.behind = None
linked_list.before = None
linked_list.value = None
总结
以上就是利用Python实现基本线性数据结构的全部内容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解析 loss.backward ():深度学习中梯度汇总与同步的自动触发核心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流程中,loss.backward()是连接 “前向计算 ...
2025-09-02要解答 “画 K-S 图时横轴是等距还是等频” 的问题,需先明确 K-S 图的核心用途(检验样本分布与理论分布的一致性),再结合横轴 ...
2025-09-02CDA 数据分析师:助力企业破解数据需求与数据分析需求难题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无论是市 ...
2025-09-02Power BI 度量值实战:基于每月收入与税金占比计算累计税金分摊金额 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税金分摊是成本核算与利润统计的核心环节 ...
2025-09-01巧用 ALTER TABLE rent ADD INDEX:租房系统数据库性能优化实践 在租房管理系统中,rent表是核心业务表之一,通常存储租赁订单信 ...
2025-09-01CDA 数据分析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 从能力落地到价值跃迁 当数字化转型从 “选择题” 变为企业生存的 “必答题”, ...
2025-09-01数据清洗工具全景指南:从入门到进阶的实操路径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链条中,“数据清洗” 是决定后续分析与建模有效性的 “第一道 ...
2025-08-29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优化:以预测结果为核心的闭环调优路径 在机器学习模型落地中,“参数” 是连接 “数据” 与 “预测结果” 的关 ...
2025-08-29CDA 数据分析与量化策略分析流程:协同落地数据驱动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践中,“流程” 是确保价值落地的核心骨架 ——CDA ...
2025-08-29CDA含金量分析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数据驱动决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CDA(Certified Data Analys ...
2025-08-28CDA认证:数据时代的职业通行证 当海通证券的交易大厅里闪烁的屏幕实时跳动着市场数据,当苏州银行的数字金融部连夜部署新的风控 ...
2025-08-28PCU:游戏运营的 “实时晴雨表”—— 从数据监控到运营决策的落地指南 在游戏行业,DAU(日活跃用户)、MAU(月活跃用户)是衡量 ...
2025-08-28Excel 聚类分析:零代码实现数据分群,赋能中小团队业务决策 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分群” 是企业理解用户、优化运营的核心手段 ...
2025-08-28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数据思维的践行者与价值推动者 当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已从 “辅助性信息” 跃 ...
2025-08-28ALTER TABLE ADD 多个 INDEX:数据库批量索引优化的高效实践 在数据库运维与性能优化中,索引是提升查询效率的核心手段。当业务 ...
2025-08-27Power BI 去重函数:数据清洗与精准分析的核心工具 在企业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质量直接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Power BI 作为主 ...
2025-08-27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探索与统计分析的实践与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而 CDA(Certif ...
2025-08-27t 检验与 Wilcoxon 检验:数据差异比较的两大统计利器 在数据分析中,“比较差异” 是核心需求之一 —— 如新药疗效是否优于旧药 ...
2025-08-26季节性分解外推法:解锁时间序列预测的规律密码 在商业决策、资源调度、政策制定等领域,准确的预测是规避风险、提升效率的关键 ...
2025-08-26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治理驱动下的企业数据价值守护者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其价值的释放离不开高 ...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