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大数据与创新社会舆情管理_数据分析师培训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舆情在数据体量、复杂性、产生和传播速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科学监测、分析并正确引导舆情,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在当今社会关系重构的社交媒体时代,要建构我国科学有效的社会舆情管理体系,必须正视舆论生态新变化,树立大数据观念,善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和引导社会舆论。
树立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的战略思维
信息风暴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社会舆情管理。载体多元、表达直接、传播迅速、信息海量、话语分散,是现代社会舆情具有的鲜明特点。信息数据无限性和人们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加剧了社会舆情的“盲人摸象”效应,而诸多偶发性因素使社会舆情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舆情监测逻辑和研判方法,因其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无法完成日益频繁和繁重的社会舆情管理任务,更谈不上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舆情数据进行立体化、全局化、动态化研究,通过挖掘、分析舆情关联数据,将监测目标时间节点提前到敏感消息传播初期;通过构建模型预测舆情走向,从而为正确引导舆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在“一切皆可量化”的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明确大数据资源价值,从国家层面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将大数据作为国家和地区创新社会舆情管理的主要指标,深刻把握社会舆情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全面了解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及其对人们心理、情绪及思想产生的影响,精确预判社会舆情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舆情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设计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的系统框架
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舆情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最高层次上寻求创新社会舆情管理的解决之道。
一是奠定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的制度基石。目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卫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业的决策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舆情管理创新,先决条件就是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做到有法可依。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明确国家数据主权、保护公民隐私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信息产业相关行业的立法,对数据的收集、发布、存储、分析、使用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整合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法律体系。
二是规划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的联动框架。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舆情管理,要将大数据与政务信息公开、日常舆情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社会舆论引导紧密结合,注重舆情产生、传导、影响、反馈、处理、引导的动态跟踪和综合治理,构建社会舆情数据“立方体”,增强关联舆情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将管理目标从致力“反映问题”向致力“解决问题”拓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能,最终实现创新社会舆情管理和科学社会治理紧密联动。
三是制定社会舆情管理数据人才发展战略。要实现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舆情管理,必须具有一支学习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和业务素质好的数据专业人才队伍。(CDA数据分析师培训)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数据人才发展战略,统筹政府部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媒体机构的力量,设置专门的数据科学学科,开设研究大数据的相关课程,重点培养和储备复合型大数据人才,为社会舆情管理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形成大数据社会舆情管理的联动效应
创新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舆情管理,前提是树立大数据理念,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具体到各级舆情管理机构,重点就是加强管理目标、管理模式、数据平台、支撑技术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
管理目标创新。合理的舆情管理目标是有效开展各项舆情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原动力。要从容应对当今纷繁复杂的舆情形势,实现舆情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同步推进,不能沿袭旧有的舆情监测、被动防堵和事发舆论引导的管理目标,而应确立舆情预测、主动疏导和舆论引导前置的全新管理目标。大数据技术为管理目标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和推动力。
管理模式创新。传统的社会舆情管理模式存在人员少、技术含量低、流程冗长复杂、“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等多重缺点,难以对社会舆情做到全面分析、准确研判和及时应对。要实现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舆情管理,各级管理机构应组建精干的专业队伍,自上而下形成一整套全新的管理工作体系。实行部门联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精简流程的管理模式。
数据平台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舆情管理是基于数据结构化以及分析研判进行决策的实践。数据结构化离不开数据的分类和聚合,因此需要积极拓展舆情数据获取渠道和建构丰富的基础数据库。当前,亟须建设统一高效、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基础平台,明确国家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和交换枢纽地位,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提供和共享数据的权利义务,实现党政机构、各行业、各领域舆情数据的快速汇集、统一存储、规范管理、交流互通和高效利用。
技术支撑创新。运用大数据创新舆情管理,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全面、动态、开放的优势,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其价值密度低、传播速度快等难点,这就要求各级舆情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数据监测、存储、挖掘、分析、安全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进一步合作研发补充多种类型的业务功能模块,优化舆情信息处理技术平台支撑功能,实现数据的全面抓取和记录、高效读写和交换,不断提升社会舆情数据的计算分析和预测能力。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常始于一堆“毫无章法”的数据点:电商后台导出的零散订单记录、APP埋点收集的无序用户行为日志、传感器实时 ...
2025-11-28在MySQL数据库运维中,“query end”是查询执行生命周期的收尾阶段,理论上耗时极短——主要完成结果集封装、资源释放、事务状态 ...
2025-11-28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工具包中,透视分析方法是处理表结构数据的“瑞士军刀”——无需复杂代码,仅通过 ...
2025-11-28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决定“用什么方法分析、信什么结果”的底层逻辑——它如同数据的“性格”,直接影响着描述统计的 ...
2025-11-27在电商订单查询、用户信息导出等业务场景中,技术人员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一次性查询500条数据,还是分5次每次查询100条?这个问 ...
2025-11-27对数据分析从业者和学生而言,表结构数据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分析载体——CRM系统的用户表、门店的销售明细表、仓库的库存表,都 ...
2025-11-27在业务数据可视化中,热力图(Heat Map)是传递“数据密度与分布特征”的核心工具——它通过颜色深浅直观呈现数据值的高低,让“ ...
2025-11-26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数据分析师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纽带。但“数据分析师”并非单一角色,从初级到高级,其职责边界、能 ...
2025-11-26表格结构数据以“行存样本、列储属性”的规范形态,成为CDA数据分析师最核心的工作载体。从零售门店的销售明细表到电商平台的用 ...
2025-11-26在pandas数据处理工作流中,“列标签”(Column Labels)是连接数据与操作的核心桥梁——它不仅是DataFrame数据结构的“索引标识 ...
2025-11-25Anaconda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瑞士军刀”,集成了Python解释器、conda包管理工具及海量科学计算库,是科研人员、开发者的必备工 ...
2025-11-25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中,表格结构数据是最常接触的“数据形态”——从CRM系统导出的用户信息表 ...
2025-11-25在大数据营销从“粗放投放”向“精准运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常面临“数据维度繁杂,核心影响因素模糊”的困境——动辄上百个用 ...
2025-11-24当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精准触达、高效转化、长效留存”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命题。大数据技术的突破,让营销从“广撒网”的粗放模 ...
2025-11-24在商业数据分析的全链路中,报告呈现是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传递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2025-11-24在数据可视化实践中,数据系列与数据标签的混淆是导致图表失效的高频问题——将数据标签的样式调整等同于数据系列的维度优化,或 ...
2025-11-21在数据可视化领域,“静态报表无法展现数据的时间变化与维度关联”是长期痛点——当业务人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份的区域销售趋势” ...
2025-11-21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场景中,“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方法常被提及,但很多时候却陷入“定性描述多、数据支撑少”的困 ...
2025-11-21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常被同时提及,却也频繁被混淆——业务团队口中的“用户增长模型”聚焦“如 ...
2025-11-20在游戏行业“高获客成本、低留存率”的痛点下,“提前预测用户流失并精准召回”成为运营核心命题。而用户流失并非突发行为——从 ...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