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创新 他们用大数据给路桥隧道看病_数据分析师培训
昨日,2014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韩道均表示,在新常态下,公司要紧盯“三个重心大转移”,做好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用“三个创新”谋智慧发展之路,打造“百年交科”的伟大梦想。
转制使发展进入快车道
今年,招商交科院已跨越两个世纪,历经五十春秋。2000年前,招商交科院还只是一个科研事业单位,但就在这一年,招商交科院由事业单位转制成为科技企业,整建制进入中央国有骨干企业——招商局集团。
虽然转企,招商交科院却继续保持了科技创新的既有优势,转制以来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奖140余项,连续保持全国勘察设计单位100强地位。同时,自2007年以来,招商交科院先后被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还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数据显示:2000年时的招商交科院营业收入1.2亿元,到了2010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翻了近10倍。同时,企业的创新带来的回报也屡创新高,2014年营业收入更是高达21亿元。
“这些年,企业处在高速发展期。”韩道均称,在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国民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转变,企业也一样。
他说:“未来要改变发展思路,否则高速发展的势头将难以为继。”
如何变?就摆在了韩道均的面前。不过,韩道均早已做好了战略布局。
创新驱动智慧发展
转制后,招商交科院确立了将自身打造为“国家级交通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基地”的目标,培育起咨询、工程、产品、信息四大产业以及科研开发、勘察设计、试验检测、产品制造、工程施工、咨询服务、BT项目等业务类型,为交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014年之前,全国有10.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我们建设的高速公路达到5000公里。”韩道均说,未来除了抓高速公路建设外,他们还将慢慢向建设与管养并重转移,加大养护技术的研发力度。此外,招商交科院还将从交通行业为主向交通与市政并重转移,以及从土木工程为主向土木与信息并重转移。以上三方面的转移就是韩道均口中的“三个重心大转移”。
“公路交通也跟人一样,不可能永远健康。”韩道均说,他们很看好公路交通未来的养护领域。韩道均预计,公路交通养护技术将改变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模式。
路桥隧道都将联网
招商交科院的部分产品与互联网接触后,效率倍增。我市的部分跨江大桥安装有健康监测系统,未来,在招商交科院的科研成果中,公路、隧道等都将联网。
“道理跟桥联网一样,路联网,隧联网都是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提供不同的解决和维护方案。”韩道均说,在公路养护方面,路联网的云眼系统之前就曾出现在渝黔高速中。
按照韩道均的规划,今年,他将以PPP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切入点,壮大传统业务。这已列入他的工作日程。
近日,重庆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在交通、市政等13个项目采用了PPP模式,总金额约1300亿元。“这是个好机会。”韩道均说,未来利用这种模式的项目还会增多,招商交科院在这一块大有作为。
未来营业额会翻一番
在公司内部的2015年工作报告中,韩道均称,要紧盯“三个重心大转移”的转型期总目标,研判新常态、学用新思维、谋定新举措。
用他的话说,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更加有利产业重构,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更加贴近市场,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更加激励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整合,稳中求变的战略转型思路将招商交科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招商局集团对招商交科院下达的“任务”是希望招商交科院通过5年的努力,在经营业绩翻一番的同时,实现由局部专业、产业国内领先向综合实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交通科技综合服务商的转变,成为集团公路板块达到全国领先的重要支撑。“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战略导向,抓住发展机遇,加快三个重心大转移的步伐,我觉得5年之内是可以实现营业额翻一番的。”韩道均说,他的自信来自当下的改变。
招商交科院
链接
今年是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1965年,交通部决定成立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后改名为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分院选址于南岸区五公里,这就是招商交科院的前身。2000年,招商交科院整建制转制成为科技企业。转制当年,招商交科院营业收入1.2亿元,如今营业收入超21亿元,15年间翻了近20倍,复合增长率高达22.58%,数字的背后体现了招商交科院依靠科技创新壮大业务板块的发展历程。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常始于一堆“毫无章法”的数据点:电商后台导出的零散订单记录、APP埋点收集的无序用户行为日志、传感器实时 ...
2025-11-28在MySQL数据库运维中,“query end”是查询执行生命周期的收尾阶段,理论上耗时极短——主要完成结果集封装、资源释放、事务状态 ...
2025-11-28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工具包中,透视分析方法是处理表结构数据的“瑞士军刀”——无需复杂代码,仅通过 ...
2025-11-28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决定“用什么方法分析、信什么结果”的底层逻辑——它如同数据的“性格”,直接影响着描述统计的 ...
2025-11-27在电商订单查询、用户信息导出等业务场景中,技术人员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一次性查询500条数据,还是分5次每次查询100条?这个问 ...
2025-11-27对数据分析从业者和学生而言,表结构数据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分析载体——CRM系统的用户表、门店的销售明细表、仓库的库存表,都 ...
2025-11-27在业务数据可视化中,热力图(Heat Map)是传递“数据密度与分布特征”的核心工具——它通过颜色深浅直观呈现数据值的高低,让“ ...
2025-11-26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数据分析师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纽带。但“数据分析师”并非单一角色,从初级到高级,其职责边界、能 ...
2025-11-26表格结构数据以“行存样本、列储属性”的规范形态,成为CDA数据分析师最核心的工作载体。从零售门店的销售明细表到电商平台的用 ...
2025-11-26在pandas数据处理工作流中,“列标签”(Column Labels)是连接数据与操作的核心桥梁——它不仅是DataFrame数据结构的“索引标识 ...
2025-11-25Anaconda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瑞士军刀”,集成了Python解释器、conda包管理工具及海量科学计算库,是科研人员、开发者的必备工 ...
2025-11-25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中,表格结构数据是最常接触的“数据形态”——从CRM系统导出的用户信息表 ...
2025-11-25在大数据营销从“粗放投放”向“精准运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常面临“数据维度繁杂,核心影响因素模糊”的困境——动辄上百个用 ...
2025-11-24当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精准触达、高效转化、长效留存”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命题。大数据技术的突破,让营销从“广撒网”的粗放模 ...
2025-11-24在商业数据分析的全链路中,报告呈现是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传递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2025-11-24在数据可视化实践中,数据系列与数据标签的混淆是导致图表失效的高频问题——将数据标签的样式调整等同于数据系列的维度优化,或 ...
2025-11-21在数据可视化领域,“静态报表无法展现数据的时间变化与维度关联”是长期痛点——当业务人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份的区域销售趋势” ...
2025-11-21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场景中,“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方法常被提及,但很多时候却陷入“定性描述多、数据支撑少”的困 ...
2025-11-21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常被同时提及,却也频繁被混淆——业务团队口中的“用户增长模型”聚焦“如 ...
2025-11-20在游戏行业“高获客成本、低留存率”的痛点下,“提前预测用户流失并精准召回”成为运营核心命题。而用户流失并非突发行为——从 ...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