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让大数据立体起来_数据分析师培训
大数据这个词儿火起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尤其在今年两会上,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提出了加快政府数据开放,李克强总理非常赞同,再一次提高了大数据的热度。
不过,大数据的应用一直以来存在诸多诟病。由于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对于大数据开放带来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的质疑层出不穷。而一部分人对大数据的过分炒作,也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批评。
大数据需要更深入、更立体
由于大数据存在的缺陷,“快数据”“广数据”等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又被提了出来,仿佛大数据变成了徒有其表的噱头。
在笔者看来,“快数据”“广数据”之类的概念,其实不过是大数据的内分细化,并没能脱离大数据的范畴。大数据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在质疑大数据呢?
笔者个人认为,之所以有些人对大数据还存在顾虑,是因为我们现在对大数据的使用太简单粗暴了。拿淘宝多个大促日的大数据报告来说,每次发布后都能引来大范围的吐槽。尽管罗列的数据都是客观真实的,可是分析报告却是漏洞百出,闹出不少笑话。那是因为,这份定位就放在浅层次的娱乐性报告,只是在一个平面内、很表层的分析了客观数据。这就显得这份数据分析十分的想当然了。
一份有价值有分量的大数据分析,不仅需要纵向挖掘,更需要垂直挖掘。甚至很可能需要结合另一个方面的数据,来多平面的分析数据。比如你要分析双11大促的大数据,很可能还需要每个省份人均消费水平、年龄层分布、男女比例等等数据来参与分析,才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果。
所以说,大数据分析,需要立体化、深层化。
数据开放不等于侵犯隐私
其实不仅是大数据分析需要立体化、深层化,想要解决大数据带来的最严重问题: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更需要立体化、深层化。
有人觉得,开放数据,势必会导致侵犯隐私。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甚至,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本身,来进行隐私保护。通过大数据采集,我们可以针对各个平台的安全度、信用度进行分析和评判,来引导用户对这些平台的使用。让大家选择更安全更可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当然,安全技术是保护数据不被泄露的最基本屏障,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对隐私信息的界定。这样能够保证运营商们在使用大数据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其实很多时候运营商并不是刻意侵犯用户隐私,而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于隐私信息的界定还不够清晰,对于广告等信息推送没有严格规范,导致垃圾广告垃圾信息泛滥,侵犯个人权益事件频发。
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出台适应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法律条文。立法保护用户隐私,立法规范大数据使用,搞清楚哪些数据可以用、哪些数据不能用、违反数据保护法律后有什么样的惩处等等,能够在法制上保障我们的权益。
在这样一个数字时代,大数据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政府开放公共数据,可以提升服务效率、提升行政质量、保证公平公正;企业利用大数据,可以提升产品含金量、提升用户体验、维护已有用户、吸纳新用户;百姓使用大数据,可以让生活更加简单、快捷,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正是由于大数据自身包含的范围广、层面广,所以针对大数据的应用,不应在单一的维度上,而是应该多维度立体开发。美国政府已经在政府内部专门设立了“首席数据官”,正是说明了由于大数据的复杂,必须由一批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挖掘。
这就像是电影,从由图片组成的影片箱,到大荧幕上的视频影像,再到现在的3D影像,逐步的立体化、多维化,才能让大数据带来最切实的便捷生活。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常始于一堆“毫无章法”的数据点:电商后台导出的零散订单记录、APP埋点收集的无序用户行为日志、传感器实时 ...
2025-11-28在MySQL数据库运维中,“query end”是查询执行生命周期的收尾阶段,理论上耗时极短——主要完成结果集封装、资源释放、事务状态 ...
2025-11-28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工具包中,透视分析方法是处理表结构数据的“瑞士军刀”——无需复杂代码,仅通过 ...
2025-11-28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决定“用什么方法分析、信什么结果”的底层逻辑——它如同数据的“性格”,直接影响着描述统计的 ...
2025-11-27在电商订单查询、用户信息导出等业务场景中,技术人员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一次性查询500条数据,还是分5次每次查询100条?这个问 ...
2025-11-27对数据分析从业者和学生而言,表结构数据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分析载体——CRM系统的用户表、门店的销售明细表、仓库的库存表,都 ...
2025-11-27在业务数据可视化中,热力图(Heat Map)是传递“数据密度与分布特征”的核心工具——它通过颜色深浅直观呈现数据值的高低,让“ ...
2025-11-26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数据分析师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纽带。但“数据分析师”并非单一角色,从初级到高级,其职责边界、能 ...
2025-11-26表格结构数据以“行存样本、列储属性”的规范形态,成为CDA数据分析师最核心的工作载体。从零售门店的销售明细表到电商平台的用 ...
2025-11-26在pandas数据处理工作流中,“列标签”(Column Labels)是连接数据与操作的核心桥梁——它不仅是DataFrame数据结构的“索引标识 ...
2025-11-25Anaconda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瑞士军刀”,集成了Python解释器、conda包管理工具及海量科学计算库,是科研人员、开发者的必备工 ...
2025-11-25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中,表格结构数据是最常接触的“数据形态”——从CRM系统导出的用户信息表 ...
2025-11-25在大数据营销从“粗放投放”向“精准运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常面临“数据维度繁杂,核心影响因素模糊”的困境——动辄上百个用 ...
2025-11-24当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精准触达、高效转化、长效留存”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命题。大数据技术的突破,让营销从“广撒网”的粗放模 ...
2025-11-24在商业数据分析的全链路中,报告呈现是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传递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2025-11-24在数据可视化实践中,数据系列与数据标签的混淆是导致图表失效的高频问题——将数据标签的样式调整等同于数据系列的维度优化,或 ...
2025-11-21在数据可视化领域,“静态报表无法展现数据的时间变化与维度关联”是长期痛点——当业务人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份的区域销售趋势” ...
2025-11-21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场景中,“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方法常被提及,但很多时候却陷入“定性描述多、数据支撑少”的困 ...
2025-11-21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常被同时提及,却也频繁被混淆——业务团队口中的“用户增长模型”聚焦“如 ...
2025-11-20在游戏行业“高获客成本、低留存率”的痛点下,“提前预测用户流失并精准召回”成为运营核心命题。而用户流失并非突发行为——从 ...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