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Booking 当数据科学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Nishikant是Booking公司的一名高级数据分析师,在本文中他分享了自己在Booking从数据科学家新手到大师的发展历程。
求职
在迪拜做了3年咨询类工作之后,我作为一名数据科学家加入了Booking 。从咨询转行到数据科学领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变,现在看来我很高兴当初做了这一选择。
在面试时,我就对Booking的感觉特别好。我有机会与数据科学家交谈,面试官的背景非常多样,其中一位拥有天文学的博士学位,另一位是自己创业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同时Booking的伙食特别好,这也是我选择Booking的原因之一。
入职
我还记得入职的第一天,同事问我”你对你的屏幕还满意吗?”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以前工作时只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Booking之后给我配备了一台Mac、两个大屏幕以及其他一些酷炫的设备。
入职后不久,我参与的第一个入职项目涉及到分析大量文本,我需要从中得出业务见解。以前我只有结构化数据方面的经验,因此我对这个新挑战感到兴奋。我希望提高自己文本数据的水平,但不久之后我就遇到困难了,那就是Booking庞大的数据规模。
Booking每24小时订出150万个房间,同时有数百万人访问网站,这意味着数据科学家所接触的数据规模相当大。还好公司有使用Spark进行分布式计算的内部培训。通过培训,如今我能够在多台机器上运行分析。
项目
我的第二个项目是为合作网站构建推荐引擎。以前我只做过标准回归和分类模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协同过滤和分解机。
由于数据规模,我不得不用PySpark进行稀疏分布矩阵。在编写代码之后,我们进行了A / B测试,看这样是否会对我们的业务带来积极影响。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A / B测试,但幸运的是公司配有完备的实验工具和基础设施,从而让这一过程并不困难。通过多次迭代,我们顺利处理了冷启动问题,并成功完成了该项目。
Booking的数据科学家在Analytics Fair上展示项目
接下来是大量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挑战,作为数据科学家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例如,其中一个项目需要我将业务问题表示为加权网络图,并进行相关分析; 在另一个项目中,我需要从简单的数据分析中得出有价值的见解。
就这样过了两年半,我目前是Booking的高级数据科学家。现在我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产品的机器翻译,并通过部署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构建全面的生产系统。
团队构成
下面我打算介绍下Booking的团队构成。
我们采用“嵌入式”结构,数据科学家与业务紧密相连。我参与的团队中有开发人员、数据科学家、产品负责人和其他专家。团队结合所有的力量,将相关概念实施到具体产品。在日常运营中,我们遵循一定的准则:每日会议、回顾、待办事项、团队目标、KPI和OKR(目标和关键结果)。再加上每两周一次的会议,能够让团队稳步发展,并尽快学习。
正是与业务的紧密联系,Booking的数据科学家都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商业意识,同时还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这些都是我们在面试求职者时要测试的基本技能。
出色的数据科学家
Booking共有120 多名数据科学家,而且社区在日益壮大。每位数据科学家都有不同的背景和技能强项。
有些人是数据科学新手,有些人则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有些人是贝叶斯派,有些人是频率学派; 有些人喜欢用R语言,有些人更喜欢用Python; 有些人喜欢用Vowpal Wabbit,有些人则喜欢使用Spark和H2O进行分布式计算。
这种多样性可以让大家彼此学习和进步。我们每周都会举行相关的聚会和会谈,当中我们会谈论最新的行业动向和研究论文,并结合解决Booking的实际问题。此外,公司还会定期举办相关技术培训,包括A / B测试、Git、Hive、Python、R、Spark、H2O、TensorFlow等内容。
Booking数据科学社区每周会谈
在我看来,在Booking工作最大的财富就是出色的数据科学社区,在当中我每天都能学习新事物,并且十分开心。
面对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有面对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我们的数据科学社区发展得非常快,这也为分享知识带来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针对专业的话题(比如自然语言处理),黑客马拉松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更好地分享知识。
让数据科学家参与业务也有其不利之处。有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缺少同事的相关反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成果,并与同事一起讨论他们的最新项目。同时我们也为新员工提供导师计划。
尽管我们已多次为数据科学社区做出贡献,但我们也希望将成果分享给外部。我们目前正在制定一些指导方案。
Booking的数据科学家们在船上聚会
最后我想说,在Booking当数据科学家非常愉快,而且从来不会缺少机遇与挑战。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Cox 模型时间依赖性检验:原理、方法与实战应用 在生存分析领域,Cox 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是分析 “ ...
2025-09-26检测因子类型的影响程度大小:评估标准、实战案例与管控策略 在检测分析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检测、工业产品合规性测试) ...
2025-09-26CDA 数据分析师:以数据库为基石,筑牢数据驱动的 “源头防线” 在数据驱动业务的链条中,“数据从哪里来” 是 CDA(Certified D ...
2025-09-26线性相关点分布的四种基本类型:特征、识别与实战应用 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学中,“线性相关” 是描述两个数值变量间关联趋势的核心 ...
2025-09-25深度神经网络神经元个数确定指南:从原理到实战的科学路径 在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设计中,“神经元个数” 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 ...
2025-09-25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不少团队陷入 “指标困境”:仪表盘上堆砌着上百个指标,DAU、转化率、营收等数据实时跳动,却无法回答 “ ...
2025-09-25MySQL 服务器内存碎片:成因、检测与内存持续增长的解决策略 在 MySQL 运维中,“内存持续增长” 是常见且隐蔽的性能隐患 —— ...
2025-09-24人工智能重塑工程质量检测:核心应用、技术路径与实践案例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安全的 “最后一 ...
2025-09-24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通用与场景指标,解锁数据驱动的精准路径 在数据驱动业务的实践中,指标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载体。但并 ...
2025-09-24在数据驱动的业务迭代中,AB 实验系统(负责验证业务优化效果)与业务系统(负责承载用户交互与核心流程)并非独立存在 —— 前 ...
2025-09-23CDA 业务数据分析:6 步闭环,让数据驱动业务落地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核心价值,并 ...
2025-09-23CDA 数据分析师:以指标为钥,解锁数据驱动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用数据说话” 已成为企业决策的共识。但数据本身是零散 ...
2025-09-23当 “算法” 成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业务决策领域的高频词时,一种隐形的认知误区正悄然蔓延 —— 有人将分析结果不佳归咎于 ...
2025-09-22在数据分析、金融计算、工程评估等领域,“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多数人提及 “平均数” 时,默认指 ...
2025-09-22CDA 数据分析师:参数估计助力数据决策的核心力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业务增长、优化运营效率的核 ...
2025-09-22训练与验证损失骤升:机器学习训练中的异常诊断与解决方案 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损失曲线” 是反映模型学习状态的核心指 ...
2025-09-19解析 DataHub 与 Kafka:数据生态中两类核心工具的差异与协同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需求已从 “存储” 转向 “ ...
2025-09-19CDA 数据分析师:让统计基本概念成为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 统计基本概念是商业数据分析的 “基础语言”—— 从描述数据分布的 “均 ...
2025-09-19CDA 数据分析师:表结构数据 “获取 - 加工 - 使用” 全流程的赋能者 表结构数据(如数据库表、Excel 表、CSV 文件)是企业数字 ...
2025-09-19SQL Server 中 CONVERT 函数的日期转换:从基础用法到实战优化 在 SQL Server 的数据处理中,日期格式转换是高频需求 —— 无论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