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分析的局限乃传统统计学问题
大数据”已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科技,商务、医疗、社交、教育、政务等领域纷纷广泛采用“大数据”技术去提升应用系统的智能及效率。
“大数据”分析之潜在问题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始于美国。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3月推出2亿美元的“大数据研究及发展计划”后,世界各大小经济体陆续仿效,大力投资相关领域。全球资讯科技企业亦不敢怠慢,积极推出适合的大数据资讯科技方案及产品,更大洒金钱推广大数据分析的优点及其所能带来的商机。据观察,近期不少从事金融、医疗、社会工作、工商业、政务等范畴主管都已被潜移默化,鼓吹“大数据”的功能及效益。然而,“大数据”真的是万能的吗?本文引用不同的国际专家报告,反映“大数据”分析之潜在问题。
首篇报告题为《谷歌流感的比喻:大数据分析的陷阱》("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 : Traps of Big DataAnalytics"),描述了谷歌公司曾利用“大数据”分析推算2011/2012年度美国流感的趋势,但结果却强差人意,估计的流感个案数目远超过实际数目。而谷歌利用的数据是来自用户使用的关键词(如“禽流感”)次数及分布作推算分析。专家认为构成严重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谷歌盲目地广泛收集关键词,以为越多越好,却没有了解用户查询时的出发点,结果收集得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非流感病患者,因此在数据采集阶段已严重犯错,自然推算失准。若数据分析全力集中在流感病患者,结果便会截然不同。
第二位专家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国际知名学者米高佐敦(MichaelJordon)教授,他最近接受美国IEEE学会杂志访问,在题为"Machine-LearningMaestro Michael Jordan on the Delusions of Big Data and Other Huge EngineeringEfforts" 一文中指出,“大数据”在现今商业市场被过分炒作,它最后可能只是一场空欢喜,教授更预测“大数据”的“冬天”即将来临。他认为“大数据”用户作出假设的速度将会超越大数据的统计范畴,在这情况下数据分析结果难免会出现错误,造成大量噪音,影响推算的可靠性。
从另一角度看,“大数据”用户往往忽略数据的“动力”(dynamics)。例如在变幻无常的商务环境中,用户的需求不停在变,那么昨天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能有效地应用于今天的商务环境吗?能够满足用户今天的需求吗?若然不能,我们需要重新进行分析,但昨天采集商务数据的方法能满足用户今天的新需求吗?归根究底,什么时候开始分析及什么时候停止既是统计学应用的老问题,亦是“大数据”分析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但在千变万化的应用及数据环境下,要应对这个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佐敦教授进一步指出“大数据”分析服务提供者有责任清楚说明分析推算法的质量标准及其误差度,做好用户的“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
“大数据”的十大局限
“前车可鉴”,因此用户在使用“大数据”技术时不容掉以轻心,必须紧慎考虑它在操作上的“盲点”(局限性)。归纳而言,这些“盲点”大致是由于以下网络数据的不健康特性而产生:
- 噪音性:网上数据泛滥,资讯内容五花八门,格式也参差不一。要从中过滤与应用需求无关的数据,既复杂亦耗时。
- 真实性:由于网络资讯自由,即使在找出相关数据之后,内容的真假亦难以分别。例如去年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网络媒体上謡言满天飞,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渗透全美每一角落;“教宗赞助特朗普”、“希拉里向伊斯兰国(IS)贩卖军火”等假新闻在《脸书》上的分享及点评率远比传统纸媒为高。然而,“垃圾入,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基于伪造资讯的“大数据”分析,难免会适得其反。
- 代表性:真实的数据并不一定具代表性。若然系统错误地使用了缺乏代表性的资料作分析的话,结果便会弄巧反拙。
- 完整性:利用非完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偏概全,不尽不实,容易引致误判。
- 时效性:某类数据在事件发生当刻可能大派用场,但当事件或时限过后,其影响力未必复再。若然过量的旧数据被用作分析,结果未能反映现况。再者,适时的数据往往因为比旧数据少而很容易被忽略。
- 解释性:在“大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基于输入的数据,算法便会产生及输出分析结果。在分析过程中,数据输入如何产生输出的理据及两者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晰,如黑箱作业。
- 预测性:世事变幻莫测,以前从未发生过的意外絶不罕见,但却难以预料(分析出来)。因此,有专家认为“大数据”分析是规范的(prescriptive)而不具预测性(predictive)的功能。
- 误导性:使用假资讯或错误分析算法均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未经核实及验证的分析结果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反效果。
- 合法性:数据内容、采集方法及其使用过程极有可能涉及个人私隐、商业机密及公众权益等资讯。因此,资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对“大数据”应用十分之关键,可是不少企业只顾赚钱,而罔顾这些因素。
- 价值性:“大数据”不是免费的,企业切忌盲目跟风。数据本身、分析软件等均所费不菲,因此成本效益的衡量是企业采用“大数据”的另一关键考虑点。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DSGE 模型中的 Et:理性预期算子的内涵、作用与应用解析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模 ...
2025-09-17Python 提取 TIF 中地名的完整指南 一、先明确:TIF 中的地名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在开始提取前,需先判断 TIF 文件的类型 —— ...
2025-09-17CDA 数据分析师:解锁表结构数据特征价值的专业核心 表结构数据(以 “行 - 列” 规范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表、Excel 表、 ...
2025-09-17Excel 导入数据含缺失值?详解 dropna 函数的功能与实战应用 在用 Python(如 pandas 库)处理 Excel 数据时,“缺失值” 是高频 ...
2025-09-16深入解析卡方检验与 t 检验:差异、适用场景与实践应用 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学领域,假设检验是验证研究假设、判断数据差异是否 “ ...
2025-09-16CDA 数据分析师:掌控表格结构数据全功能周期的专业操盘手 表格结构数据(以 “行 - 列” 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如 Excel 表、数据 ...
2025-09-16MySQL 执行计划中 rows 数量的准确性解析:原理、影响因素与优化 在 MySQL SQL 调优中,EXPLAIN执行计划是核心工具,而其中的row ...
2025-09-15解析 Python 中 Response 对象的 text 与 content:区别、场景与实践指南 在 Python 进行 HTTP 网络请求开发时(如使用requests ...
2025-09-15CDA 数据分析师:激活表格结构数据价值的核心操盘手 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表)是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数据形态 ...
2025-09-15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