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一个新的相对论时代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在成都参加希捷公司的年会。
这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硬盘供应商,年会熙熙攘攘,盛况空前。在国内各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均为下行的情况下,希捷公司的出货量仍然保持着增长。事实上,整个存储器行业这几年都在连续逆势增长。
时代的轮廓如此清晰。人们在减少饮料、成品油甚至住房的消费,却在花更多的钱保存数据。
演讲中,我提到,今天的社会治理、商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无不在快速地数据化,即事实和细节被广泛地记录下来,通过这些记录,消逝的世界可以再现,从而进行分析和预测,人类历史上一些精细的、微妙的、隐性的、曾经难以捕捉的关系和知识,现在都可以捕捉到,快速上升为显性的知识。
我的结论是,通过数据,人类从来没有如此客观地认知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
从成都返回杭州,有几个小时我在空中飞行。回到家,一封邮件已经静静地躺在我的邮箱。里面是迫切且尖锐的提问:
“涂先生,这个时代,让我越来越困惑,我是一名资深的数据分析师,但随着数据的增多,我甚至成了一名大数据的怀疑论者……之所以没有在现场提问,是担心我的挑战给大数据的信奉者泼上冷水……”
他的问题是,数据越来越多,但他却经常感受到,他离事实越来越远,通过数据,无法发现真正的真相。
换句话说,虽然数据是真实的,但它却不一定符合真正的事实。
这是一个新的相对论,数据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新的相对论是关于数据和事实。
数据永远在追赶事实
美国政府曾经竭尽脑汁,一直想掌握全国真正的人口数量。1860年代开始,美国总统就开始给美国的普通公民写信,请他们不要因为害怕人口普查而隐瞒人数,他以总统的名义保证,这些数据只是为了掌握美国的真实人口数量,而不会用于征税、征兵和法庭调查等其它用途。此后历届美国总统都致力于排除人为因素,力图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他们还想方设法缩短普查时间,最初一次普查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到后来慢慢缩短至两个月,乃至两三天。
每时每刻,都有人出生、死亡或者濒临死亡,他们发生在不同的家庭、医院、甚至野外,现实不会静止以等待你给它画像,任何一次人为组织的人口普查,都没有办法在同一个时间点掌握全部的这些事实,从而计算出一个时间点这个世界真正的人口数目。
直到今天,信息技术、互联网、手机如此发达,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灵长,迄今为止仍无法准确的掌握这个星球上有多少同类,遑论其他?
世间万物,一颗红豆、一碗牛肉面、一台汽车、一段感情,其中的知识,都往往丰富得我们难以想象,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世界之大、包罗万象、周行不殆、须臾万变,人类就像刻舟求剑的楚人一样,能掌握的永远只是某一个节点某一个范围内的小事实,有混乱和困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在纷繁复杂、持续演变的世界,人类又在不断努力。纵使人口不断变动,美国政府亦不断改进数据获取方式,以提高效率、逼近真相。今天的美国人口普查局,已经开发了一个“人口钟”(population clock),每分钟可以预测一次美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数据永远在追赶事实,就像永不停歇的钟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相对论时代。
数据仅记录事实的一个侧面
十年前,我刚到美国留学。开学不久,就学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区分“事实”和“观点”,至今还记得,教授在课堂上第一次引用这句名言:“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以有他自己的事实”,我从此引为圭臬。
但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增长,我又感悟到,大千世界,之所以意见纷争、共识稀少,还是因为每个人拥有他自己的事实,事实确实只有一个,但一个事实却有千万面,人因为自己的局限,往往只能看到自己认同的那一面,很少有人能面面俱到、看到一个事实的全貌。
导致的结果,各人还是各有“事实”。
这真是个很可怕的结果,数据越多,分歧也可能越多,因为每一个不同的观点,都能找到相应的数据来支持,一定程度上,比没有数据还糟糕。
在我还没到阿里巴巴工作之前,阿里就有业务线上的高管咨询我,说阿里有很多数据,也有很多部门,仅仅预测顾客下一件可能要买的东西,就有9个部门在做,这些部门,往往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而且都认为自己的预测最占理、最准确!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些部门依据的应该是各自收集的、不同环节的数据,一问果然如此。我建议说,阿里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合并部门、归整数据,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尽可能大的数据,再进行预测。
这个案例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时代风险。数量庞大的数据,将导致“人人皆有理”。一个人要做出一个与其它人迥异的结论,总可以找到相应的数据来支撑自己。
其中的本因,就是数据再多,我们都可能无法掌握事实的全貌。数据再大都不是事实,但它逼近事实。事实确实是只有一个,但有千万个棱面,任何一组数据,可能都只仅仅描绘了“一个”面。
如果有上帝,那只有他的眼睛才能看到万事万物的全貌。人,不可以。
再大的数据,也不可以。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LSTM 为何会产生误差?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在深度学习领域,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凭借其独特的记忆单元设 ...
2025-06-27LLM进入拖拽时代!只靠Prompt几秒定制大模型,效率飙升12000倍 【新智元导读】最近,来自NUS、UT Austi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创新 ...
2025-06-27CDA 数据分析师:就业前景广阔的新兴职业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数据分析师作为负责收集 ...
2025-06-27探秘 z-score:数据分析中的标准化利器 在数据的海洋中,面对形态各异、尺度不同的数据,如何找到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衡量数据 ...
2025-06-26Excel 中为不同柱形设置独立背景(按数据分区)的方法详解 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过程中,Excel 柱形图是展示数据的常用工 ...
2025-06-26CDA 数据分析师会被 AI 取代吗?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分析师成为了众多企业不可或缺的角色 ...
2025-06-26CDA 数据分析师证书考取全攻略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据分析师作 ...
2025-06-25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的应用场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逐渐难以满足海 ...
2025-06-25评估模型预测为正时的准确性 在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领域,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核心指标。尤其是当模型预测结 ...
2025-06-25CDA认证:数据时代的职业通行证 当海通证券的交易大厅里闪烁的屏幕实时跳动着市场数据,当苏州银行的数字金融部连夜部署新的风控 ...
2025-06-24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变革:五大应用案例深度解析 在数字化浪潮中,金融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
2025-06-24Power Query 中实现移动加权平均的详细指南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中,移动加权平均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计算方法,它能够根据不同数据 ...
2025-06-24数据驱动营销革命:解析数据分析在网络营销中的核心作用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触达消费者 ...
2025-06-23随机森林模型与 OPLS-DA 的优缺点深度剖析 在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模型与 O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 ...
2025-06-23CDA 一级:开启数据分析师职业大门的钥匙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决策的核心驱动力,数据分析师 ...
2025-06-23透视表内计算两个字段乘积的实用指南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透视表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汇总和整理能力,成为了众多数据工 ...
2025-06-20CDA 一级考试备考时长全解析,助你高效备考 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一级认证考试,作为数据分析师领域的重要资格认证, ...
2025-06-20统计学模型:解锁数据背后的规律与奥秘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统计学模型作为挖掘数据价值的核心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
2025-06-20Logic 模型特征与选择应用:构建项目规划与评估的逻辑框架 在项目管理、政策制定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Logic 模型(逻辑模型 ...
2025-06-19SPSS 中的 Mann-Kendall 检验:数据趋势与突变分析的利器 在数据分析的众多方法中,Mann-Kendall(MK)检验凭借其对数据分 ...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