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多少大数据在沉睡?业界代表呼吁构建机制推进立法
“加快制定大数据资源促进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大学原副校长邵峰晶再一次提出了有关大数据的相关建议,“大数据太热了。可在火热背后,我们需要一些‘冷’思考”。
随着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逐渐渗透、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且推动互联网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有关“大数据”的表述,已经是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充分释放和利用大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如何形成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合理机制,并确保数据安全?以上种种,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让数据由资源变为资产,由资产转为价值
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距今已近两年光景,文中提到: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如今,我国大数据发展进程如何?
“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开始共享、开放数据,部分数据开始由资源变为商品,进入流通、应用环节。”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数据流通起来,激活中国“数商”产业的发展潜能。
“数据将打破现实中的物理疆界,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成为像石油、水、电一样的社会基础资源。”未来,这种“人人使用并受益于数据,人人产生并贡献数据”的模式,在孙丕恕看来,将伴随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培育出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
记者了解到,随着北京、上海、贵州等十余个省、市政府数据的开放,以及一些企业、行业及个人数据的释放,部分数据开始由资源变为商品,进入流通、应用环节。
“让数据由资源变为资产,由资产转为价值。”今年两会上,孙丕恕在建议中提到,鼓励各地政府设立大数据“双创”基金,建立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双创”中心,为创客提供场地、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并联合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的大数据领先企业,为创客提供数据资源、大数据处理工具和技术培训等,孵化大数据创客及创新应用。
打造共享机制,“唤醒”沉睡大数据
作为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大数据已经成了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风口。对于数据挖掘行业的前景,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今年2月份发布的一份《2016中国大数据市场研究报告》这样表述:从2013年到2016年,数据挖掘在大数据产业链中的分布情况从4.1%上升到9.2%。
无疑,数据存储、应用、挖掘等产业链纵向各环节均属于一片蓝海市场。然而,从事大数据研究20余年的邵峰晶却常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老话表达自己的无奈。“大数据普及与发展中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在邵峰晶看来,毕竟没有数据资源,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邵峰晶认为,我国缺乏从数据采集到分享的机制。“一是没有数据共享机制;二是有数据,但是数据在前期采集过程中不连续,导致价值不高。”
对此,孙丕恕也认为,数据开放程度不高、数据流通交易不畅、大数据交易群集效应不明显等诸多挑战依然存在,仍有大量数据还沉睡在政府、企业、个人手中,数据的共享、开放、流通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解决数据收集、数据共享、数据交易、数据交付环节中的大量难题,让更多的数据流通起来。”
“大数据火热背后,我们要有一个冷思考。”对于大数据蕴涵的潜力,邵峰晶认为,可能现在挖掘程度还不到百分之一、二,“我们到底要向大数据谋求什么?大数据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共享机制缺失。”
孙丕恕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政府数据开放,推动政府数据市场化运营;二是要营造大数据流通环境,建立大数据交易联盟;三是要以大数据双创为抓手,培育千万“中国数商”,繁荣大数据资源的应用创新。
推进“数据立法”渐成业界共识
大数据的属性究竟如何定位?“大数据到底是财产,还是公共资源,如果理不清楚,社会各方还是不愿意提供。”邵峰晶建议,通过立法将大数据定位知识产权的一种,对数据的界定、采集、归属权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和规范,实现“科学、合理、安全”的数据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也认为,应立足资产属性,构建数据资源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从平台、主体、对象等方面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交易的行为,发展在线、离线、托管等交易模式,推动数据交易走向规范。
今年两会上,邵峰晶建议推进制定《大数据资源保护法》,以解决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她表示,大数据资源内容繁多,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统一的认定标准,缺乏操作性与科学性,“立法中,应该明确各类大数据资源采集的边界。比如,不得采集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等。”
“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未来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国相继出台行动计划,将大数据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李朝兴强调大数据立法重要性的同时,也坦言,由于现在大数据发展领域新、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参考很多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按照“急用先立,成熟先立”的原则,从相关条例制定开始。“由政府部门先出台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再在实践中修改完善,待条件成熟后再上升为法律。”李朝兴说。
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李朝兴认为,应当制定专项条款,健全数据安全等级保护、风险测评、应急防范等安全制度,明确危害数据安全行为的法律责任。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数据范式,释放数据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生产要素。而 CDA(Certified ...
2025-09-04K-Means 聚类:无监督学习中数据分群的核心算法 在数据分析领域,当我们面对海量无标签数据(如用户行为记录、商品属性数据、图 ...
2025-09-03特征值、特征向量与主成分:数据降维背后的线性代数逻辑 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与信号处理领域,“降维” 是破解高维数据复杂性的 ...
2025-09-03CDA 数据分析师与数据分析:解锁数据价值的关键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 ...
2025-09-03解析 loss.backward ():深度学习中梯度汇总与同步的自动触发核心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流程中,loss.backward()是连接 “前向计算 ...
2025-09-02要解答 “画 K-S 图时横轴是等距还是等频” 的问题,需先明确 K-S 图的核心用途(检验样本分布与理论分布的一致性),再结合横轴 ...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