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
来源:接地气学堂
上一篇讲了【用户画像高大上,但90%的人都做失败了!】后,很多同学表示想看RFM模型,今天它来了。RFM模型是很传统的数据分析模型,几乎所有文章都会提到它,然而市面上流传的各种乱用、错用也非常多。今天我们系统讲一下
1
RFM基本原理
RFM模型是三个单词的缩写:
最近一次消费时间 (Recency),取数的时候一般取最近一次消费记录到当前时间的间隔,比如7天、30天、90天未到店消费。直观上,一个用户太久不到店消费,肯定是有问题,得做点什么事情。很多公司的用户唤醒机制都是基于这个制定的。
一定时间内消费频率 (Frequency),取数时,一般是取一个时间段内用户消费频率。比如一年内有多少个月消费,一个月内有多少天到店等等。直观上,用户消费频率越高越忠诚。很多公司的用户激励机制都是基于这个制定的,买了一次还想让人家买第二次。
一定时间内累计消费金额(Monetary) ,取数时,一般是取一个时间段内用户消费金额。比如一年内有多少消费金额。直观上,用户买的越多价值就越大。很多公司的VIP机制是基于这个指定的,满10000银卡,满20000金卡一类。
所以,即使单独看这三个维度,都是很有意义的。当然,也有把三个维度交叉起来看的(如下图)。
因为RFM与时间有关,因此很多同学在取数的时候会纠结时间怎么分。严格来说,越柴米油盐,消费频次本身越高的业务,取的时间应该越短。最典型的就是生鲜,人天天都要吃饭,7天不来可能就有问题。普通的快消品零售可能取30天,类似服装百货零售可能取90天。当然,更多的做法是按月取。比如R按月取,F、M算最近一年内的数值。这样做单纯是因为比较方便理解而已。
RFM本质上是一种用三个分类维度,找判断标准方法。通过三个维度的组合计算,能判定出用户的好坏,然后采取对应措施。
RFM的真正意义,在于:这是一种从交易数据反推用户价值的方法,因此可行性非常高!要知道:做数据分析的最大瓶颈是数据采集,而只要是个正常企业,交易数据是肯定有的。因此只要企业建立了用户ID统一认证机制,就能将用户ID与交易数据关联起来,就能用RFM来分析用户了。即使没有埋点、没有网站、没有基础信息也能做,简直是方便好用的神器。
当然,所有方便好用的工具,都自带一些不足,RFM模型也是如此。
2
RFM的最大短板
RFM最大的短板,在于用户ID统一认证。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在相当多的企业里非常难实现。比如你去超市、连锁店、门店买东西,往往收银小妹会机械的问一句:有会员卡吗?如果回答没有,她也放你过去了。导致的结果,是线下门店的订单,一般有70%-90%无法关联到用户ID,进而导致整个用户数据是严重缺失的,直接套RFM很容易误判用户行为。
至于用户一人多张会员卡轮流薅羊毛,多个用户共同一张VIP卡拿最大折扣,店员自己用亲戚的卡把无ID订单的羊毛给薅了之类的事,更是层出不穷,而且在实体企业、互联网企业都普遍存在。所以做RFM模型的时候,如果你真看到111类用户,别高兴太早,十有八九是有问题的。现在的企业往往在天猫、京东、自有微商城、有赞等几个平台同时运作,更加大了统一认证的难度。如果没有规划好,很容易陷入无穷无尽的补贴大坑。
3
RFM的深层问题
即使做好了用户ID统一认证,RFM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RFM模型的三个基本假设:
R:用户离得越久就越有流失风险
F:用户频次越高越忠诚
M:用户买的越多越有价值
反问一句:这三个假设成立吗?如果不结合具体行业、具体产品、具体活动来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一旦具体讨论就会发现:很多场景不满足这三个假设。因此:单纯讲RFM,不结合产品、活动,是很容易出BUG的。
R:用户离得越久就越有流失风险
如果是服装这种季节性消费,用户间隔2-3个月是很正常
如果是手机、平板这种新品驱动产品,间隔时间基本跟着产品更新周期走
如果是家居、住房、汽车这种大件耐用品,R就没啥意义,用户一辈子就买2次
如果是预付费,后刷卡的模式,R就不存在了,需要用核销数据代替
所以R不见得就代表着用户有流失风险,特别是现在有了埋点数据以后,用户互动行为更能说明问题。
F:用户频次越高越忠诚
如果用户消费是事件驱动的,比如赛事、节假日、生日、周末……
如果用户消费是活动驱动的,比如啥时候有优惠啥时候买……
如果用户消费是固定模式的,比如买药的用量就是30天……
以上情况都会导致F的数值不固定,可能是随机产生的,也可能是人为操纵的。很多企业僵硬地执行RFM模型,往往会定一个固定的F值,比如促使用户买4次,因为数据上看买了4次以上的用户就很忠诚。结果就是引发用户人为拆单,最后F值做上去了,利润掉下来了。
M: 用户买的越多越有价值
如果用户是图便宜,趁有折扣的时候囤货呢?
如果用户买了一堆,已经吃腻了、用够了呢?
如果用户买的是耐用品,买完这一单就等十几二十年呢?
如果用户消费本身有生命周期,比如母婴,游戏,已经到了生命周期末尾呢?
很多情况下,用户过去买的多,不代表未来买的多。这两者不划等号。因此真看到011、001、101的客人,别急着派券,整明白到底出了啥问题才是关键。
除了单独维度的问题外,三个维度连起来看,也容易出问题。因为很多公司的用户结构不是金字塔形,而是埃菲尔铁塔型:底部聚集了太多的不活跃用户,且不活跃用户大多只有1单,或者只有几次登录便流失,因此RFM真按八分类化出来,可能000的用户比例特别多。
这意味着现有存活的用户,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的结果,现有的111不是000的未来。要更深层次地分析为啥会沉淀大量不活跃用户,甚至从根上改变流程,才能解决问题。真按照RFM生搬硬套。可能就把业务带到死胡同里了。
4
RFM的典型乱用
RFM本身并没有错,在数据匮乏(特别是缺少埋点数据)的情况下,用RFM比不用RFM好太多了。RFM的三个维度,每一个都很好用。RFM的整体架构,也适合用于评估用户经营的整体质量。错的,是生搬硬套RFM,不做深入分析。错的是看到买了大单的就叫爸爸,看到用户不买就急着发券的无脑做法。一味派券不但严重透支营销成本,更会培养出更多薅羊毛用户,破坏了正常经营,只为了RFM的数值好看。
特别是网上文章、网课最喜欢教的:按RFM,每个拆分成5段,分成5*5*5=125类,然后再用K均值聚类聚成5-8类的做法,更是大错特错。
一来,经过K均值聚类以后,连RFM原有的含义清晰的优点都没有了,到底这8类咋解读,非常混乱。
二来,这样做没有考虑数据滚动更新,过了一周或者一个月,RFM指标都变了呀!难道你还天天把全量用户拿出来聚类吗。
三来,k均值聚类不是一个稳定的分类方法,无监督的分类更适合做探索性分析。隔了一周,一个用户被分成完全不同的两类,这会让市场营销、运营策划执行政策的时候非常抓狂:一天一个样,到底要推什么!
本质上看,因为网课、网文给的都是一张清洗得完美的静态数据表,一不需要跟别的部门合作,二不需要考虑连续场景,所以才选了一个模型+算法的做法。嗯,能不能用不重要,显得自己牛逼最关键!
5
如何让RFM更有用
综合RFM失效的场景,可以看出:季节性、商品特征、促销活动、节假日事件、用户生命周期,这五大要素,都会影响到用户的行为。因此不局限于RFM,深入研究用户场景非常关键。
注意,这五大要素研究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比如很多商品有内在的关联性,只要熟悉业务就能整明白。比如季节性、节假日事件,本质上都和时间有关,因此,对用户登录、消费的时间打上标签,就能进行分析(如下图)。促销活动也是同理,促销活动可以直接从订单识别出来,因此也很容易给用户贴上:促销敏感型的标签。
用户生命周期,需要数据采集,而且是采集一个最关键的数据即可。最典型的用户生命周期是母婴行业做法,企业一定会采集一个最关键的数据:怀孕多少周了。这个数据爸爸们不见得清楚,妈妈们一定很清楚。知道了起点,后续就可以推算了。类似的还有药店连锁做慢病管理,K12教育等等。
6
小结
任何模型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数据基础、使用范围,也不是所有模型的目的都是精准。简单、好用、省事,是更多时候的考虑。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别人涨粉百万、带货千万,心里痒痒的,想着“我也试试”,结果三个月过去,粉丝不到1000,播放量惨不忍睹? ...
2025-07-21我是陈辉,一个创业十多年的企业主,前半段人生和“文字”紧紧绑在一起。从广告公司文案到品牌策划,再到自己开策划机构,我靠 ...
2025-07-21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在统计分析、数据建模和科学研究中,正态分 ...
2025-07-21CDA 数据分析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入门到卓越的成长之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 CD ...
2025-07-21MySQL执行计划中rows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MySQL 执行计划中 rows 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在 MySQL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中 ...
2025-07-21在AI渗透率超85%的2025年,企业生存之战就是数据之战,CDA认证已成为决定企业存续的生死线!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显示,AI驱 ...
2025-07-2035岁焦虑像一把高悬的利刃,裁员潮、晋升无望、技能过时……当职场中年危机与数字化浪潮正面交锋,你是否发现: 简历投了10 ...
2025-07-20CDA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详解与准备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浪潮下,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愈发受到瞩目,成为众多有志投身数 ...
2025-07-18刚入职场或是在职场正面临岗位替代、技能更新、人机协作等焦虑的打工人,想要找到一条破解职场焦虑和升职瓶颈的系统化学习提升 ...
2025-07-182025被称为“AI元年”,而AI,与数据密不可分。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在《AI思维:从数据中创造价值的炼金术 ...
2025-07-18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时代的价值挖掘者 在大数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 ...
2025-07-18SPSS 赋值后数据不显示?原因排查与解决指南 在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数据分析过程中,变量 ...
2025-07-18在 DBeaver 中利用 MySQL 实现表数据同步操作指南 在数据库管理工作中,将一张表的数据同步到另一张表是常见需求,这有助于 ...
2025-07-18数据分析师的技能图谱:从数据到价值的桥梁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数据分析师如同 “数据翻译官”,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清晰的 ...
2025-07-17Pandas 写入指定行数据:数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技能 在数据处理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这样的场景:在庞大的数据集里精 ...
2025-07-17解码 CDA:数据时代的通行证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当企业决策者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寻找增长密码,当科研人员在 ...
2025-07-17CDA 精益业务数据分析: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实战方法论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分析” 已从 “加分项” 成为 “必修课 ...
2025-07-16MySQL 中 ADD KEY 与 ADD INDEX 详解:用法、差异与优化实践 在 MySQL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中,索引是提升查询性能的核心手段。无论 ...
2025-07-16解析 MySQL Update 语句中 “query end” 状态:含义、成因与优化指南 在 MySQL 数据库的日常运维与开发中,开发者和 DBA 常会 ...
2025-07-16如何考取数据分析师证书:以 CDA 为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分析师已然成为企业挖掘数据价值、驱动决策的 ...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