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能够为电商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目前来看,大数据放在传统企业,或许还是个陌生词,但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已然是一个市场生产要素了。大数据与电商的融合,势必是今后电商发展的大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消费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数据已经呈现规模级积累,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归纳、画像,助力互联网经济再次快速的腾跃,似乎已成为当前电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国内电商企业为例,在大数据领域的布局及应用早都有之。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它们利用大数据进行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开放平台将数据与第三方共享、在线根据消费者潜在需求定向推送相关商品等。这些创新细节可以说在无形之间促进了国内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把握住了行业未来机遇,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大数据市场化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电商与大数据的融合会怎样呢?
一、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云计算 为大数据市场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对于大数据概念最初的了解,想必很多人都是从马云的“DT论”中知道的。作为阿里巴巴掌舵者,作为全球知名电商的掌舵者,马云必须着眼未来,思考未来。“DT论”的提出,也使得阿里巴巴不再单单是一个纯电商公司,而是一个基于未来的大众基础服务公司。据悉,为了发展云计算,阿里巴巴7年前就成立了云计算子公司阿里云。2015年7月,阿里巴巴直接宣布对其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用于国际业务拓展,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基础和前瞻技术研发,以及DT(Data Techonology)生态体系建设。
从去年到今年的阿里财报可以看出,阿里财报中阿里云的市场表现较为强势,且一直呈现上涨趋势。2015年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增幅达106%,超过亚马逊AWS同期增速。2016年财报显示,阿里的云计算和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务继续实现增长,该季度收入达 10.6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5%,云计算付费用户数超过 50 万。
据IDC数据报告指出,2014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9.7%。虽然阿里云收入保持了超过一倍的增长,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但在马云看来,和未来潜力相比,云计算和大数据还是个“婴儿”。马云说:“数据将会是未来创新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们必须在数据技术的投入和发展上不惜一切的投入发展,我们正在努力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
BAT方面,虽然腾讯2013年才开始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但去年营收情况已经达到阿里云的一半;百度的云服务在去年 9 月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目前营收也达到了阿里云的3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东也悄然上线了京东云平台,提供基础云和数据云两条产品线和电商云、物流云、智能云等四大解决方案,而且刘强东今年年初把云计算放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由此看出,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在积极布局云计算,从而为大数据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落地环境。运用大数据,变革商业模式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二、电商规模性增长 需要大数据辅助决策运营
据《2015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38285亿元,相比2014年的28211亿元,同比增长35.7%,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7%,较2014年的10.6%,增幅提高了2.1%。预计2016年全年中国网路零售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53261亿元。
且值得注意的是,B2C市场交易规模首次超越C2C。该报告中指出,2015年网络零售市场出现拐点,B2C市场交易规模占51.6%,C2C市场交易规模占48.4%。网络零售市场出现“拐点”,B2C份额首次超过C2C份额,成为市场主体;一系列监管、扶持政策的出台也倾向扶持B2C的发展,“人人开网店”的盛况不复存在;假冒伪侵权、差售后服务等C2C市场弊端显然与用户对品质日趋增高的要求背道而驰。
那么,在B2C为先的市场环境下,电商企业如何才能获得消费者、合作商家的长期信赖、支持就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在。在所有的传统模式都逐渐失去市场杠杆的作用下,大数据成为了电商企业最珍贵的财富和强劲发展的驱动力。电商企业依靠大数据能做什么呢?大数据能够为电商带来什么实质改变?
(1)大数据可以降低电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传统的电商平台都是根据市场反馈来进行产品罗列推荐,这种做法显得比较粗暴且不够科学,带来的商业变现也比较有限,从而浪费了许多平台流量,消费者体验也不多好。如今,借用云计算下的大数据分析,归纳,可以很好的将产品爆款提炼出来,从而进行基于用户兴趣的系统推荐。这种大数据下的定向推荐机制,可以很好的降低电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消费者体验和运营效率。
(2)电商平台大数据可以为合作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务
借助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合作商家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对比行业爆款,优化产品相关细节;根据用户搜索数据,及时了解用户需求点;根据历年销售数据,可以自由把控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风险等。电商平台的大数据系统,可以帮助合作商家减少风险,提升转化,使商业变现做到最大化。
(3)电商平台可以依靠大数据进行风险管控 杜绝恶意竞争
众所周知,电商平台售假、刷单一直是个顽疾,如何有效杜绝是个考验平台技术实力的活。之前,阿里就有过利用大数据进行打假的先例。据悉,阿里为了打假,成立了一个名叫“神盾局”的安全部门。
“我们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阿里内部人士称。据悉,淘宝收集的各类违规假货的图库约100万,系统每天调用超过3亿次,通过识别图片中商品的品牌,判断商品真伪。这些模型对淘宝数百万卖家进行实时评分,识别出具有售假风险的高危用户和售假团伙。
当然,除了阿里之外,京东针对刷单,也发明了基于大数据的反刷单系统。据介绍,京东精心打造的“天网”系统,作为京东风控的核心利器,主要分析维度包括了用户画像、用户社交关系网络、交易风险行为等,既包含了面向业务的交易订单风控系统、爆品抢购风控系统、商家反刷单系统,还包括了由规则识别引擎及用户风险信用信息库两大核心组件构成的风险信用中心系统,专注于打造基于用户风险画像的用户风险评分等级系统。据悉目前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
三、消费者购物越来越偏向电商,需要大数据驱动消费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为11218.7亿元,年增长率为47.3%。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因此,2015年网络经济在其中的占比为1.7%,而在2011年该占比仅为0.5%,网络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日益提升,并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网络经济市场中目前依然是由电子商务带来的营收占据核心,2015年中国电商营收规模超7000亿元(营收额,非交易额),占网络经济中的比例为63.6%。由此看出,中国电商的市场发展已逐渐普世化,消费者购物已经越来越偏向电商。
众所周知,信息时代,是一个讲究透明、效率、个性、便利的时代。国内电商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众推,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却依靠的是大数据的驱动。那么,大数据与消费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大数据应用消除了信息断层 使得消费者可以透明、按需获得电商信息及产品 提升了消费满意度
国内电商平台的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多途径入口;庞大的消费消费评价信息,使得消费者能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作出更优的决策。同时,在大数据时代,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C2B定制,可以使得生产者基于消费者需求,生产定制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维度的个性化需求。整体来看提升了消费满意度。
(2)大数据应用降低了消费成本 提升了消费质量
从社会整体来看,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更好地匹配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市场聚集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来看,作为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网络销售平台的快速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消费活动的限制,众多生产和消费主体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达成交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能够获得较好满足,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消费成本。
(3)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消费便利程度
依托大数据的应用,包括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和电话支付在内的电子支付方式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支付手段。一方面,利用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一次消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被大大缩短,激发了消费意愿,促成了更多“瞬时消费”和“即兴消费”。另一方面,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信用消费的使用更加快捷,能够较好地发挥消费放大效应。消费者可以方便地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同时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线申请和获得消费信贷。授信机构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消费信贷的审核和发放。这有助于进一步放松消费的预算约束,创造出更多消费需求。
所以,综合来看,大数据与电商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且目前两者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除了上面的总结分析之外,这个从其它方面也可以看的出来。据悉由国家发改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贵阳数博会与往年也有所不同,首次创新性的将大数据峰会与电商创新两大会议组合在了一起。期间,京东、阿里巴巴等集团高层将会就大数据应用分享相关内容。宏观上来看,伴随着大数据的不断沉淀,未来电商的传统模式或许已经不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供应链、金融链、产品链等全产业链的改革和颠覆。或许,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即将到来,但服务的核心还是消费者。返璞归真,或许才是商业长久立足之本。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CDA数据分析师与数据指标:基础概念与协同逻辑 一、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驱动时代的核心角色 1.1 定义与行业价值 CDA(Certified ...
2025-08-22Power Query 移动加权平均计算 Power Query 移动加权平均设置全解析:从原理到实战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核心逻辑 移动加权平均 ...
2025-08-22描述性统计:CDA数据分析师的基础核心与实践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的定位:CDA 认证的 “入门基石” 在 CDA(Certified Data Analy ...
2025-08-22基于 Python response.text 的科技新闻数据清洗去噪实践 在通过 Python requests 库的 response.text 获取 API 数据后,原始数据 ...
2025-08-21基于 Python response.text 的科技新闻综述 在 Python 网络爬虫与 API 调用场景中,response.text 是 requests 库发起请求后获取 ...
2025-08-21数据治理新浪潮:CDA 数据分析师的战略价值与驱动逻辑 一、数据治理的多维驱动引擎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数据治 ...
2025-08-21Power BI 热力地图制作指南:从数据准备到实战分析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热力地图凭借 “直观呈现数据密度与分布趋势” 的核心优势 ...
2025-08-20PyTorch 矩阵运算加速库:从原理到实践的全面解析 在深度学习领域,矩阵运算堪称 “计算基石”。无论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 ...
2025-08-20数据建模:CDA 数据分析师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资产。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 ...
2025-08-20KS 曲线不光滑:模型评估的隐形陷阱,从原因到破局的全指南 在分类模型(如风控违约预测、电商用户流失预警、医疗疾病诊断)的评 ...
2025-08-20偏态分布:揭开数据背后的非对称真相,赋能精准决策 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正态分布” 常被视为 “理想模型”—— 数据围绕均值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创造者与决策智囊 在数据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驱动” 已从企业战略口号落地为核心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善用 Power BI 索引列,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效率 在 Power BI 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准备” 是决定后续分析质量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巧用 SQL 多个聚合函数,解锁数据多维洞察 在企业数据分析场景中,单一维度的统计(如 “总销售额”“用户总数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表格结构数据的核心角色与实践应用 在企业日常数据存储与分析场景中,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 ...
2025-08-18PowerBI 累计曲线制作指南:从 DAX 度量到可视化落地 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累计趋势” 是衡量业务进展的核心视角 —— 无论是 “ ...
2025-08-15Python 函数 return 多个数据:用法、实例与实战技巧 在 Python 编程中,函数是代码复用与逻辑封装的核心载体。多数场景下,我们 ...
2025-08-15CDA 数据分析师:引领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筑牢企业数据驱动根基 在数字化转型深化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依赖已从 “零散分析” ...
2025-08-15随机森林中特征重要性(Feature Importance)排名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因其出色的预测性能和对高维数据的适应性,被广 ...
2025-08-14t 统计量为负数时的分布计算方法与解析 在统计学假设检验中,t 统计量是常用的重要指标,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判断。 ...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