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一个未知的“方程式”
互联网时代,各种热词、概念满天飞。说到大数据,许多人搞不太懂,甚至有人直斥“大数据=大忽悠”。大数据到底是什么,产业现状和创业机会怎样?
去年底宣布的一个事情,将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现在大家还没意识到。2013年11月19日,国家统计局与11家国内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涉及大数据应用统计标准,以及企业数据补充政府统计数据等领域。有分析称,在大数据国家战略日益强烈的情况下,统计局介入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的应用落地。
大数据绝对不是忽悠,它是当下IT领域最时髦的词,简单说就是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价值信息的能力。美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大数据科学价值的国家。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当时美国政府声明说通过提高美国从大型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管理的能力,来加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被认为是跟互联网同一个级别的时代。显然,大数据不止是一个词汇,更是一门技术,是一个产业时代。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GDP排名第二的国家,成立大数据国家队是非常及时的。大数据的精髓在于“大”,它不是抽样而是全样,它不是盲人摸到的象腿或者是象鼻子,而是整个大象本身,大数据的精妙处在于用的人越多越增持,通过这样一个模糊的宏观判断,能够完成一个精准的个体推荐,从而会让整个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不开放大数据,周边创业是无米之炊目前我国大数据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数据不是IT公司的专利。第一批国家统计局引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大多数还是聚焦在IT公司,其实不是只有IT公司才有大数据,如线下零售巨头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积累了很大的数据资源,他们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不亚于甚至超过互联网公司。第一批进入的合作伙伴之一上海钢联其实掌握了煤炭钢铁在内的大宗商品数据,这是国家统计局没有涉及到的。因此,非IT类公司、拥有巨大的业务形态的企业,都可以成为第二批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伙伴。我们也看到,国家统计局作为国家法定职能部门把姿态放平,主动寻求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
第二,拥有大数据的IT公司和非IT公司应该打破数据格局。我们看BAT(百度、阿里、腾讯),近期围绕微信和淘宝发生新一轮互相屏蔽,在早前百度和淘宝进行了屏蔽,这三家掌握搜索、消费和社交的数据,本来是三方的数据汇总才能拼凑出比较完整的网上信息图谱,但是三家公司为了彼此的商业利益,并没有体现出数据合作的意愿,而是互相封杀,这将给社会数据的流动带来伤害。因此,在保证一定商业利益的基础上,巨头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打破数据割据。这看起来是一个很难实现的乌托邦。不过任何美好的事情都需要乌托邦的愿景作为起步的。我们看到许多美好的事情,比如说互联网,全世界的人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开始大家觉得乌托邦,现在已经形成现实。
第三,应该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开放市场。因为围绕大数据不管是应用还是创业,最核心的是要有数据的源头,然后才能进行采集、编辑,重新编制。据报道,现在大量的关于国民经济或者说民生的数据其实还在封闭状态,在工商部门、银行、保险、公安、医院、社保,包括电信运营商机构的手里。如何让这些数据流动起来,能让大家更方便,其实应该由政府带头实现等级制数据的开放共享。在不违反保密或者是国防的情况下,如果不开放大数据,那么相关研究和创业都是无米之炊。所以还是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开放市场,不断试点,一步一步把数据开放转起来,带来更多的应用价值。
隐私保护与数据精准之间的平衡数据应该共融共通,还要开放市场。这个开放市场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开放,企业对个人也要开放。为什么现在开放变得这么谨慎?因为开放有风险,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伦理问题。已经有专家指出,安全问题是对于国防、军事以及整个经济信息的保密顾虑而言;伦理问题是从个体角度而言,即网民的隐私。《大数据》作者曾经说过,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几乎每一则信息都在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公开过。就公民而言,他的信息一次性在网上公开,和第一种情况有本质区别。
大数据平台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时刻收集用户的各种消费习惯、浏览习惯甚至生活习惯。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了大数据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于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精准之间的平衡。要真正做到大数据的开放,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大数据会成为互联网之后,人类又一个技术乌托邦。大数据的启动跟互联网有着相同的逻辑,一开始大家谈,不知道怎么做,会有一轮甚至几轮比较明显的产业泡沫,但是随着那些看似乌托邦的愿景,一个技术、一个尝试的创业公司的进入,会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