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网络曾经很火,有过一段低迷期,现在因为深度学习的原因继续火起来了。神经网络有很多种:前向传输网络、反向传输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本文介绍基本的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简称BP),主要讲述算法的基本流程和自己在训练BP神经网络的一些经验。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神经网络就是模拟人的大脑的神经单元的工作方式,但进行了很大的简化,神经网络由很多神经网络层构成,而每一层又由许多单元组成,第一层叫输入层,最后一层叫输出层,中间的各层叫隐藏层,在BP神经网络中,只有相邻的神经层的各个单元之间有联系,除了输出层外,每一层都有一个偏置结点:
虽然图中隐藏层只画了一层,但其层数并没有限制,传统的神经网络学习经验认为一层就足够好,而最近的深度学习不这么认为。偏置结点是为了描述训练数据中没有的特征,偏置结点对于下一层的每一个结点的权重的不同而生产不同的偏置,于是可以认为偏置是每一个结点(除输入层外)的属性。我们偏置结点在图中省略掉:
在描述BP神经网络的训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神经网络各层都有哪些属性:
训练一个BP神经网络,实际上就是调整网络的权重和偏置这两个参数,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分两部分:
我们先来看前向传输。
前向传输(Feed-Forward前向反馈)
在训练网络之前,我们需要随机初始化权重和偏置,对每一个权重取[-1,1]的一个随机实数,每一个偏置取[0,1]的一个随机实数,之后就开始进行前向传输。
神经网络的训练是由多趟迭代完成的,每一趟迭代都使用训练集的所有记录,而每一次训练网络只使用一条记录,抽象的描述如下:
首先设置输入层的输出值,假设属性的个数为100,那我们就设置输入层的神经单元个数为100,输入层的结点Ni为记录第i维上的属性值xi。对输入层的操作就这么简单,之后的每层就要复杂一些了,除输入层外,其他各层的输入值是上一层输入值按权重累加的结果值加上偏置,每个结点的输出值等该结点的输入值作变换
前向传输的输出层的计算过程公式如下:
Ij=∑iWijOi+θj
Oj=11+e−Il
对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每一个结点都按照如上图的方式计算输出值,就完成前向传播的过程,紧接着是进行逆向反馈。
逆向反馈(Backpropagation)
逆向反馈从最后一层即输出层开始,我们训练神经网络作分类的目的往往是希望最后一层的输出能够描述数据记录的类别,比如对于一个二分类的问题,我们常常用两个神经单元作为输出层,如果输出层的第一个神经单元的输出值比第二个神经单元大,我们认为这个数据记录属于第一类,否则属于第二类。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前向反馈时,整个网络的权重和偏置都是我们随机取,因此网络的输出肯定还不能描述记录的类别,因此需要调整网络的参数,即权重值和偏置值,而调整的依据就是网络的输出层的输出值与类别之间的差异,通过调整参数来缩小这个差异,这就是神经网络的优化目标。对于输出层:
Ej=Oj(1−Oj)(Tj−Oj)
其中Ej表示第j个结点的误差值,Oj表示第j个结点的输出值,Tj记录输出值,比如对于2分类问题,我们用01表示类标1,10表示类别2,如果一个记录属于类别1,那么其T1=0,T2=1。
中间的隐藏层并不直接与数据记录的类别打交道,而是通过下一层的所有结点误差按权重累加,计算公式如下:
Ej=Oj(1−Oj)∑kEkWjk
其中Wjk表示当前层的结点j到下一层的结点k的权重值,Ek下一层的结点k的误差率。
计算完误差率后,就可以利用误差率对权重和偏置进行更新,首先看权重的更新:
ΔWij=λEjOi
Wij=Wij+ΔWij
其中λ表示表示学习速率,取值为0到1,学习速率设置得大,训练收敛更快,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学习速率设置得比较小的话,收敛速度较慢,但能一步步逼近全局最优解。
更新完权重后,还有最后一项参数需要更新,即偏置:
Δθj=λEj
θj=θj+Δθj
至此,我们完成了一次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通过不断的使用所有数据记录进行训练,从而得到一个分类模型。不断地迭代,不可能无休止的下去,总归有个终止条件
训练终止条件
每一轮训练都使用数据集的所有记录,但什么时候停止,停止条件有下面两种:
使用BP神经网络分类
我自己写了一个BP神经网络,在数字手写体识别数据集MINIST上测试了一下,MINIST数据集中训练图片有12000个,测试图片20000个,每张图片是28*28的灰度图像,我对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神经网络的参数设置如下:
训练经过约50次左右迭代,在训练集上已经能达到99%的正确率,在测试集上的正确率为90.03%,单纯的BP神经网络能够提升的空间不大了,但kaggle上已经有人有卷积神经网络在测试集达到了99.3%的准确率。代码是去年用C++写的,浓浓的JAVA的味道,代码价值不大,但注释比较详细,可以查看这里,最近写了一个Java多线程的BP神经网络,但现在还不方便拿出来,如果项目黄了,再放上来吧。
训练BP神经网络的一些经验
讲一下自己训练神经网络的一点经验: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MySQL执行计划中rows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MySQL 执行计划中 rows 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在 MySQL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中 ...
2025-07-29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在统计分析、数据建模和科学研究中,正态分 ...
2025-07-29CDA 数据分析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入门到卓越的成长之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 CD ...
2025-07-29CDA数据分析师证书考取全攻略 一、了解 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 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是一套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考核标准, ...
2025-07-29解析神经网络中 Softmax 函数的核心作用 在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中,激活函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网络赋予了非线性能力, ...
2025-07-29解析 response.text 与 response.content 的核心区别 在网络数据请求与处理的场景中,开发者经常需要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提取数 ...
2025-07-29鸢尾花判别分析:机器学习中的经典实践案例 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有一个经典的数据集如同引路明灯,为无数初学者打开了模式识别 ...
2025-07-29用 Python 开启数据分析之旅:从基础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数据分析已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而 Pyt ...
2025-07-29从 CDA LEVEL II 考试题型看 Python 数据分析要点 在数据科学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认证成为众多从 ...
2025-07-29CDA 数据分析师的工作范围解析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之一。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 ...
2025-07-29解析 insert into select 是否会锁表:原理、场景与应对策略 在数据库操作中,insert into select 是一种常用的批量数据插入语句 ...
2025-07-29用 Power BI 制作地图热力图:基于经纬度数据的实践指南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地图热力图凭借直观呈现地理数据分布密度的优势,成 ...
2025-07-29从数据到决策:CDA 数据分析师如何重塑职场竞争力与行业价值 在数字经济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从 “辅助工具” 升级为 “核心资 ...
2025-07-292025 年 CDA 数据分析师考纲焕新,引领行业人才新标准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各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 ...
2025-07-29PyTorch 核心机制: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如何驱动模型进化 在深度学习的世界里,模型从 “一无所知” 到 “精准预测” 的蜕变,离 ...
2025-07-29t 检验与 Wilcoxon 检验:数据差异分析的两大核心方法 在数据分析的广阔领域中,判断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一项 ...
2025-07-29PowerBI 添加索引列全攻略 在使用 PowerBI 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时,添加索引列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操作技巧。索引列能为数据表中的每 ...
2025-07-29CDA 数据分析师必备技能全解析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CDA 数据分析师作为连接数据与业务价值的桥梁,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体系 ...
2025-07-29解析 LSTM 训练后输出不确定:成因与破解之道 在深度学习处理序列数据的领域,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凭借其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 ...
2025-07-29χ² 检验与 t 检验:数据差异分析的两大核心工具 在统计学的方法论体系中,假设检验是验证数据规律、判断差异显著性的核心手段 ...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