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派大数据“识人”有绝招
没有信用卡、没有贷款记录、没有央行个人征信系统里的任何相关信息,只要把自己的网上消费记录、话费详单等信息上传到一款手机APP上,你就有可能在10分钟之内获得几万元的贷款。看似天方夜谭的生活场景,金融大数据就能帮你实现。
网购记录助“草根”贷款“对不起,您的情况,没有办法办理贷款。”想要贷款2万元做点小生意时,“85后”男孩崔浩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崔浩每月都有四五千元的固定收入。可他却没有信用卡、没有工资卡,在工地上打零工的他,所有工资都是以现金形式拿到手。
除了平日里吃饭、交房租,他所有的开销几乎都在网购中完成。惟一能够证明他手中有稳定现金流动的痕迹,就是一份稳定的网购消费记录。但这样的记录,银行现在还没法承认。
近日,通过一个名叫“信用钱包”的APP,崔浩却成功地从一家网贷平台拿到了贷款。
“人们的信用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评估,我们的作用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帮用户把这些零碎的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让过去没法‘量化’的信用受到重视,为用户增信。”“信用钱包”研发企业、量化派创始人周灏说。
在“信用钱包”注册登录进入主页后,用户可以把淘宝消费账号、话费详单查询账号、教育信息查询账号等信息输入,并随即进入贷款申请页面。填入申请贷款额度、用途、时间等需求信息,系统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生成一份用户风险分析报告。
是否为黑白名单用户、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根据报告提供的这些信息,原本在银行、网贷平台、融资租赁公司眼中“信用不足”的人,也有可能获得贷款。
2012年,在美国留学并工作6年的周灏回国发展,当时没有户口、没有本地社保、没有身份证,即便他收入状况不错,拥有多张国外信用卡并且记录良好,但想要得到一张国内银行的信用卡却十分困难。
“评价‘信用’的标准其实可以很丰富,除了车房抵押、银行流水,消费记录、手机号码使用记录都应该成为一个人是否应该获得贷款的评价因素。”周灏说。
今年1月上线以来,量化派已经帮用户累计成功申请数千万元贷款,注册用户超过十万人。
10万个角度绘出“信用画像”
银行专业人员无法判别的信息,一家大数据企业凭什么就能从中看出风险高低?
在量化派位于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11层的办公室里,周灏向记者解释了数据“识人”背后的秘密。
首先,数据分析人员需要用计算机建立一个数据模型。为了便于理解,人们可以把这个数据模型当作一个“黑盒子”。“黑盒子”会通过一项名叫“机器学习”的技术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
举例来说,当既有数据显示,1万个信用良好的人全部都有两年稳定淘宝购物记录的话,“黑盒子”会“学”到一个小知识——有两年稳定淘宝购物记录的人信用风险可能比较小。
什么样的细节,“黑盒子”会判断它为“高风险”呢?“假设申请人填写的工作地、常住地为北京,他的手机通讯数据却显示他常年在边远地区活跃,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是他说谎了。”周灏说。
通过与银行、征信机构合作,周灏的公司拿到了不少可供“黑盒子”自我学习的基础数据。当模型积累了成千上万个小知识,这个“黑盒子”逐渐成熟,便可以用来检验、筛选贷款人了。
当一名贷款申请人把自己的信息查询渠道授权给“信用钱包”,所有与他相关的信息会迅速进入这个“黑盒子”,接受检验。除了用户主动提交的信息,“信用钱包”还与征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共享信息。
“分析一名用户的信用情况,我们最多已经有十万个特征信息可供参考了。”周灏说。也就是说,为一位贷款人绘制一幅信用画像前,“黑盒子”最多已经有了十万个观察角度。
大数据下埋“金矿”
在国外从事信用模型分析工作时,一些有趣的现象让周灏被大数据的“聪明才智”所震撼。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一天只刷一次牙和不刷牙的人,比每天刷两次牙的借款人,贷款风险较大。在美国的加油站,一天刷三次以上信用卡的人,贷款风险较大。工作人员探究后发现,一天刷两次牙的人,比较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而他们通常也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信用健康,不会轻易借钱不还、损伤自己的名誉和信用。而一天内多次在加油站刷卡的人,可能存在刷卡套现的不良行为。
火眼金睛般捕捉人们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大数据真能“识人”。
其实,除了帮助金融机构识别贷款人的信用度,大数据在本市的电商、文化创意、城市管理等领域都已经开始挖掘“金矿”。
在商业中,大数据被京东用来预测用户购买行为——注重生活质量的年轻女性在购买加湿器时,往往会顺便购买花生豆等零食,因此加湿器和花生豆摆放在相邻的货架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在文化创意领域,大数据被新影数讯公司用来预测票房——演员、题材内容、档期、首映口碑,都会成为影响一部电影卖座率的因素;在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被用来提供决策参考——整个城市的地铁闸机刷卡数据被收集、分析后,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流流向和拥堵情况。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