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Wye
来自INSIDE
我们每天所玩的 app 或游戏,不是凭空生出来,而是有某些人在某些地方,呕心沥血,以一行一行程序写出来的。平台、网页、网络本身,都是起源于此。现在工程师写程序创造一个又一个便利的产品,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晶。Business Insider列出 12位至今仍在世的重要工程师,让我们来认识这些程序界的大前辈吧!
自由操作系统 Linux 开发者 Linus Torvalds
1991 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宿舍里,22 岁的 Linus Torvalds 开发了自由操作系统 Linux。今日,许许多多智能手机、邮件系统、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和超过 95% 的超级电脑都靠 Linux 运行,遍布手机到证券交易领域。当然,还有一大批热情的死忠工程师,营造凝聚力紧密的社区,在众人协力之下,持续进化这个操作系统。Linus Torvalds 还发起了 Git 开源项目,并为主要开发者。
Above: Linus Torvalds
Image Credit: Linux Foundation
不过 Linus Torvalds 也以脾气火爆著称,2012 年他公开抨击 Nvidia 是他接触过“最烂的公司”、“最麻烦的公司”,甚至当场对着镜头竖起中指痛骂“Nvidia,操你的!”还曾以“一群打手枪的猴子”形容 OpenBSD 团队2。
最近在一个公开场合中,一名成员就问他,你会不会觉得你的坏脾气让很多可能本来想要参与社区的人退却了。Linus Torvalds 可不因年纪渐长就收敛自己的个性,他只回了一句“我一点也不在乎你。”
WWW之父 Tim Berners-Lee
Tim Berners-Lee 爵士发明了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 HTTP 上面,《时代》周刊将Tim Berners-Lee评为了世纪最杰出的 100 位科学家之一,形容WWW几乎可以说是 Berners-Lee 的个人功劳。但他并未因此致富,而是无偿的把 WWW 构想推广到全世界
Above: Tim Berners-Lee
Image Credit: Campus Party Brasil/Flickr CC
即便名声鹊起,Tim Berners-Lee 不改其志,他后来加入了由 Google、Facebook、微软等公司赞助的非营利组织 Alliance for Affordable Internet,致力于让全世界每个人都能付担得起网络这个由联合国定义的公民权。
演算法分析之父 Donald Knuth
从 Facebook 令人又爱又恨的动态消息,到亚马逊精准的产品推荐,都拜 Donald Knuth 在电脑科学的学术成就之赐,他被尊称为“算法分析之父”。
Above: Donald Knuth, the “father of the analysis of algorithms”
Image Credit: Knuth
今年 77 岁的他,依然写作不辍,编著《电脑科学的艺术》(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套书,最近一本于 2011 年出版。他也是史丹佛大学的荣誉教授,退休的原因是为了专心撰写 TAOCP,造福更多有志于写程序的学子。
JavaScript 开发者 Brendan Eich
Brendan Eich 于 1995 年任职于网景期间,为网景浏览器开发出 JavaScript,成为最广泛的网页应用标准。1998 年他协助成立Mozilla.org,也就是 Firefox 浏览器的开发组织。
Above: Brendan Eich.
Image Credit: YouTube
不过去年他晋升为 Mozilla 执行长,却因曾经以个人名义捐助 1000 美金支持反同性恋婚姻的美国婚姻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arriage),遭到员工与同性恋组织强烈反弹,言明拒用 Firefox,随即黯然下台。
Docker 创造者 Solomon Hykes
Solomon Hykes 创造了 Docker,让众多开发者乐歪了的技术,因为 Docker 让他们只需要写一次程序,随时随地都能在任何地方执行。
Above: Docker founder and CTO Solomon Hykes
Image Credit: Docker
Docker 本来其实只是 dotCloud 的副项目(side project),但自从 Docker 成了工程师人见人爱的工具之后,现在整间公司的重心已移往新宠儿。曾有传闻指出,Docker 的价值约有 10 亿美金这么高
Facebook 共同创办人 Mark Zuckerberg
这位,应该就不用特别解释了。在哈佛大学造出社区帝国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其渲染整间公司的座右铭“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也早已根植从硅谷起源的新创公司文化。
Above: Facebook chief executive Mark Zuckerberg
Image Credit: Eduardo Munoz/Reuters
Ruby on Rails 设计者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Ruby 是由日本电脑科学家松本行弘设计的,以简洁优雅闻名,而来自丹麦的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DHH)为 Ruby 语言开发了框架(Rails),让 Ruby 在全球爆发性成长,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站后端语言之一。2005 年被 Google 评选为“年度黑客”。
Above: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Image Credit: Courtesy of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有些台湾工程师会将 DHH 比为“欧洲林志颖”,因为他除了写程序,还是个赛车手,2012 年参加过 Le Mans 24 小时耐力赛,2014 年夺得冠军。DHH 也是项目软体开发公司 Basecamp(原名 37 Signals)的合伙人。
自由软体运动精神领袖 Richard Stallman
Richard Stallman 是美国自由软体运动的精神领袖,坚定的自由软体倡导者。他所创造的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是世界上最被广泛采用的自由软体许可证,他所推行的“Copyleft”的概念,确保软体被应用在公共领域。
Above: Richard Stallman, software freedom fighter
Image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BitTorrent 发明者 Bram Cohen
2001 年 Bram Cohen 发明了 BitTorrent 让他声名大噪。相信读者多少都曾受过 BT 的“恩泽”,BT 将巨大的文件分割成可以同时下载的小型文件,让使用者享受奔驰下载的快感。
Above: Bram Cohen, CEO and Founder of BitTorrent
Image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据估计 BitTorrent 在全球拥有 10 亿使用者,尽管因散布盗版文件的形象曾被视为创作者的天敌,但去年英国乐团 Radiohead 主唱 Thom Yorke 直接在 BT 上独家发行新专辑。至今,BT 天然的匿名性与无与伦比的下载速度,依旧是网友交流盗版音乐、电影、游戏的天堂。
Java 发明者 James Gosling
全世界最热门的语言之一 Java,发明者是这位 James Gosling。
Above: James Gosling, inventor of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Image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他在SUN电脑工作时开发了这套语言。当时作为科技先锋的SUN于 2010 年被甲骨文收购,James Gosling 于并购案生效之后旋即离职,并且经常严厉批评甲骨文。后来他曾在 Google 短暂工作过五个月,接着又加入新创公司 Liquid Robotics。
C++ 发明者 Bjarne Stroustrup
“C++”应该是这世界最家喻户晓的程序语言了,这是由丹麦电脑科学家 Bjarne Stroustrup 在 1978 年于贝尔实验室所发明。奠基于已故 Dennis Ritchie 开发的 C 语言,加上诸多新特性,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Above: Bjarne Stroustrup, inventor of C++
Image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现在 Bjarne Stroustrup 任教于德州农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同时也在摩根史坦利工作。
《毁灭战士》John Carmack
John Carmack 是 id Software 的共同创办人,他最知名的事迹是开发了《德军总部3D》(Wolfenstein 3D)、《毁灭战士》(Doom)和《雷神之锤》(Quake)等游戏。他所引领的 3D 图像技术,如二元树分割技术、表面快取技术,历久弥新。
Image Credit: Flickr
现在 John Carmack 在 Facebook 担任 Oculus VR 首席技术长,将他在图像的渊博知识,带向虚拟实境头盔。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数据成为新时代“石油”的今天,几乎每个职场人都在焦虑: “为什么别人能用数据驱动决策、升职加薪,而我面对Excel表格却无从 ...
2025-10-18数据清洗是 “数据价值挖掘的前置关卡”—— 其核心目标是 “去除噪声、修正错误、规范格式”,但前提是不破坏数据的真实业务含 ...
2025-10-17在数据汇总分析中,透视表凭借灵活的字段重组能力成为核心工具,但原始透视表仅能呈现数值结果,缺乏对数据背景、异常原因或业务 ...
2025-10-17在企业管理中,“凭经验定策略” 的传统模式正逐渐失效 —— 金融机构靠 “研究员主观判断” 选股可能错失收益,电商靠 “运营拍 ...
2025-10-17在数据库日常操作中,INSERT INTO SELECT是实现 “批量数据迁移” 的核心 SQL 语句 —— 它能直接将一个表(或查询结果集)的数 ...
2025-10-16在机器学习建模中,“参数” 是决定模型效果的关键变量 —— 无论是线性回归的系数、随机森林的树深度,还是神经网络的权重,这 ...
2025-10-16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 已从 “辅助决策的工具” 升级为 “驱动业务的核心资产”—— 电商平台靠用户行为数据优化推荐算法, ...
2025-10-16在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境的过程中,“稳定性” 是决定其能否实用的关键 —— 一个在单轮测试中表现优异的模型,若在高并发 ...
2025-10-15在机器学习入门领域,“鸢尾花数据集(Iris Dataset)” 是理解 “特征值” 与 “目标值” 的最佳案例 —— 它结构清晰、维度适 ...
2025-10-15在数据驱动的业务场景中,零散的指标(如 “GMV”“复购率”)就像 “散落的零件”,无法支撑系统性决策;而科学的指标体系,则 ...
2025-10-15在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中,“隐藏层层数” 是决定模型能力与效率的核心参数之一 —— 层数过少,模型可能 “欠拟合”(无法捕捉数据 ...
2025-10-14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分析师已成为企业 “从数据中挖掘价值” 的核心角色 —— 他们既要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又要能将分 ...
2025-10-14在企业数据驱动的实践中,“指标混乱” 是最常见的痛点:运营部门说 “复购率 15%”,产品部门说 “复购率 8%”,实则是两者对 ...
2025-10-14在手游行业,“次日留存率” 是衡量一款游戏生死的 “第一道关卡”—— 它不仅反映了玩家对游戏的初始接受度,更直接决定了后续 ...
2025-10-13分库分表,为何而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数据量相对较小,业务逻辑也较为简单,单库单表的数据库架构就能够满足大多数 ...
2025-10-13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孤岛” 是普遍面临的痛点:用户数据散落在 APP 日志、注册系统、客服记录中,订单数据分散在交易 ...
2025-10-13在数字化时代,用户的每一次行为 —— 从电商平台的 “浏览→加购→购买”,到视频 APP 的 “打开→搜索→观看→收藏”,再到银 ...
2025-10-11在机器学习建模流程中,“特征重要性分析” 是连接 “数据” 与 “业务” 的关键桥梁 —— 它不仅能帮我们筛选冗余特征、提升模 ...
2025-10-11在企业的数据体系中,未经分类的数据如同 “杂乱无章的仓库”—— 用户行为日志、订单记录、商品信息混杂存储,CDA(Certified D ...
2025-10-11在 SQL Server 数据库操作中,“数据类型转换” 是高频需求 —— 无论是将字符串格式的日期转为datetime用于筛选,还是将数值转 ...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