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 Python猫
作者:豌豆花下猫
zip() 是 Python 中最好用的内置类型之一,它可以接收多个可迭代对象参数,再返回一个迭代器,可以把不同可迭代对象的元素组合起来。
我之前写迭代器系列的时候,在《Python进阶: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中简单地介绍过它,前几天翻译了 Python 3.10 采纳的 PEP-618 ,介绍了它将会迎来的变更。
但是,还有不少同学并不知道 zip(),或者不能熟练掌握它的用法,因此本文打算来做一个更为详细的梳理。
内容主要分三部分:
用法部分:介绍它的基础用法、高级用法、骚操作用法
进阶部分:介绍它的实现原理,关注几个实现的细节
发散部分:聚焦它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1、zip() 的 n 种用法
基本用法:像拉链一样,将多个可迭代对象组合起来,然后可以用 for 循环依次取出,或者一次性将结果存入列表、元组或者字典之类的容器中。
它的结果是一个迭代器,迭代器生成的元素是元组,第 i 个元组的元素分别来自可迭代对象参数的第 i 个元素,如上图所示。
另外,for 循环还可以把元组内的元素依次取出,这样会很方便:
它的参数并不要求是同一类的可迭代对象,因此可以有非常多的组合方式,例如:
但是,如果把字典作为 zip() 的参数,会是什么结果呢?字典是 key-value 键值对形式,跟列表之类的单一元素结构不同。
实验一下,可以看出,zip() 默认只会遍历字典的 key 值:
如果想要取出字典的 value 值,或者取出 key-value 键值对,那么可以使用字典自带的遍历方法 values() 和 items():
使用 zip(),还可以比较方便地对二维列表实现行列转换:
上例中的星号(*)操作符可以解包(unpacking),即将 my_list 的元素(也是列表)解成多个参数给 zip(),从而将 3 个列表重新组合。
解包操作符对于 zip 对象同样适用,因为 zip() 本身是一次行列转换的操作,若将它解包后作为参数给 zip(),等于再做一次行列转换,也就是回到了原点(除了最后的结果是元组):
最后再介绍一种用法:创建 n*n 的方阵,每行的数字相同。
2、zip() 的原理解析
官方文档中给出了 zip() 的 Python 伪代码(并非是 Python 解释器内置的实现,只为了展示基本的代码逻辑):
def zip(*iterables):
# zip('ABCD', 'xy') --> Ax By
sentinel = object()
iterators = [iter(it) for it in iterables]
while iterators:
result = []
for it in iterators:
elem = next(it, sentinel)
if elem is sentinel:
return
result.append(elem)
yield tuple(result)
在这段简短的代码中,可以分析出几点关键的信息:
zip 接收可变数量的可迭代对象参数,这些参数会经过 iter() 处理成迭代器。推论:若出现非可迭代对象,此处会报错
while 循环在判断列表是否为空,而列表中的元素是将参数转化而成的迭代器。推论:若入参存在有效的可迭代对象,则 while 循环始终为真;若没有入参,则什么都不做
next() 会依次读取迭代器中的下一个元素,它的第二个参数会作为迭代器耗尽时的返回值。推论:每一轮依次取出这些迭代器的一个元素,当某个迭代被耗尽时,则退出死循环,这就意味着未耗尽的迭代器会被直接舍弃
3、zip() 的问题与解决
zip() 最明显的问题是它会舍弃掉未耗尽的迭代器:
这是一种木桶效应,最终的结果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
有一种解决思路是取长板,同时补足短板(用 None 值填充),这就是 itertools 中的 zip_longest 方法:
它填充了冗余数据,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但是,如果我们不希望有冗余数据,只希望得到按最长方式对齐的数据呢?
Python 官方最近采纳了 PEP-618.它就是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当出现迭代器长度不一致时,它既不向短板妥协,也不向长板妥协,而是抛出 ValueError。它认为入参值错误,也就是严格要求入参的数据完整性。
该 PEP 会被合入到一年后的 Python 3.10 版本,关于更多的内容细节,可查阅这篇PEP-618 译文 。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