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一期-数据蒋堂】还原分组运算的本意
【每周一期-数据蒋堂】还原分组运算的本意
分组是SQL中常见的运算,但未必所有人都能深刻地理解它。
分组运算的实质是将一个集合按照某种规则拆分成若干个子集,也就是说,返回值应当是一个由集合构成的集合,但人们一般并不太关心构成这个集合的成员集合(我们称为分组子集),而是对这些子集的聚合值更感兴趣,因此,分组运算常常伴随着对子集的进一步汇总计算。
SQL就是这么做的,在写有GROUP BY子句时,SELECT部分除了分组字段外,就只能写入聚合运算表达式了。当然还有个原因是SQL没有显式的集合数据类型,无法返回集合的集合这类数据,也只能强迫实施聚合运算了。
久而久之,人们会认为分组总是需要配合后续的聚合运算,而忘记了分组和聚合其实是两个独立的步骤。
但是,我们仍然有对这些分组子集而不是聚合值更感兴趣的时候。
比如,我们想找出公司里有哪些员工和其他员工会在同一天过生日,很简单的思路是将员工按生日分组,然后找出成员数大于1的分组子集,再合并起来。这时候我们就不是只对聚合值(分组子集的成员数)感兴趣,而是对分组子集本身更感兴趣。
这个运算用SQL写起来就会比较啰嗦,需要用子查询,并且要遍历两次原集合。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birthday IN
( SELECT birthday FROM employee GROUP BY birthday HAVING COUNT(*)>1 )
(题外话:这里假定birthday字段就是生日,其实我们日常意义的生日是没有年份的,而数据表中的birthday字段则会有,这时候还需要把birthday转换成月和日再做GROUP和WHERE,但对于集合化不彻底的SQL,涉及两个成员的IN运算很难写,上面的birthday要改写类似month(birthday()*100+day(birthday)的样子,拼成一个单独的表达式才能使用IN来判断,书写要繁琐很多。)
有集合化更彻底的语法时,就可以保持住分组子集。这就是需要离散性来支持了,分组子集仍然是原集合成员构成。这样,分组和聚合还原成两个步骤,上面的运算就可以很清晰地写出来:
employee.group(month(birthday),day(birthday)).select(~.len()>1).conj()
(在这个表达式中我们使用了前面讲遍历语法时的~符号表示当前成员,也就是遍历过程中的某个分组子集。)
按birthday的月/日分组,过滤出成员数大于1的分组子集,然后求并集。事实上在做过滤时仍然要再二次遍历数据,但只是计数,不需要象SQL那样做比较,性能要好很多。
退一步讲,就算我们只对聚合值感兴趣,我们也可能需要保持住这些分组子集以便反复利用,计算出多种聚合值,而不是完成一次聚合后就将其丢弃,下次再计算时又要重新分组。分组是个成本不低的运算,现在一般使用HASH方法实现分组,计算和比较HASH值都要比简单遍历复杂很多。有些优化不好的计算方案还会使用排序的方法实现分组(很多报表工具是这么做的),性能更会差出一个级别来。
比如我们计算每个部门的人数,再计算出10人以上部门的人员平均年龄。这在SQL中就要写成两句,因为后者需要一个HAVING条件:
SELECT department, COUNT(*) FROM employee GROUP BY department
SELECT department,AVERAGE(age) FROM employee GROUP BY department HAVING COUNT(*)>=10
这里GROUP动作就要被执行两遍。
而如果能够保持分组子集,则只要做一次group就可以了:
g=employee.group(department)
g.new(~.department,~.len())
g.select(~.len()>=10).new(~.department,~.avg(age))
还有的可能是,我们确实只对一个聚合值感兴趣,但这个聚合值很难计算,并不能简单地用SUM/COUNT计算出来的,需要编段程序才行,这时候也需要保留分组子集,而用SQL就很难实现这种运算了。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举例。
分组的结果是集合的集合,它仍然是个集合,那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组。
g1=employee.group(year(birthday)) //按出生年份分组
g2=g1.group(year(birthday)%100\10) //将所有分组子集按年代分组
g3=g1.(~.group(month(birthday)) //将每个分组子集按出生月份分组
后两步运算都会得到集合的集合的集合,三层或更深的情况在现实业务中很少碰到,但可以用来体会集合的思维方式以及分组运算的本质。
我们知道,SQL针对GROUP后的结果集过滤专门设计了HAVING关键字,许多初学者对HAVING的理解和运用都不到位。其实,HAVING从概念上讲是多余的,它和WHERE并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因为SQL无法保持分组子集,要把分组和聚合写在一句话中,又要和WHERE区分,然后硬造出来的一个关键字。如果能够保持分组子集后实现分步计算,HAVING是没有必要的。
蒋步星,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著有《非线性报表模型原理》等
1989年中国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冠军成员,个人金牌。
2000年创立润乾公司,首次在润乾报表中提出非线性报表模型,完美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制表难题,目前该模型已经成为报表行业的标准。
2008年开始研发不依赖关系型数据的计算引擎,历经多个版本后,于2014年集算器正式发布。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结构化大数据计算的开发速度和运算效率。
2016年荣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选的“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 十大领军人物”。
2017年将带领润乾软件朝着拥有自主产权的非关系型强计算数据仓库、云数据库等产品迈进。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数据范式,释放数据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生产要素。而 CDA(Certified ...
2025-09-04K-Means 聚类:无监督学习中数据分群的核心算法 在数据分析领域,当我们面对海量无标签数据(如用户行为记录、商品属性数据、图 ...
2025-09-03特征值、特征向量与主成分:数据降维背后的线性代数逻辑 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与信号处理领域,“降维” 是破解高维数据复杂性的 ...
2025-09-03CDA 数据分析师与数据分析:解锁数据价值的关键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 ...
2025-09-03解析 loss.backward ():深度学习中梯度汇总与同步的自动触发核心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流程中,loss.backward()是连接 “前向计算 ...
2025-09-02要解答 “画 K-S 图时横轴是等距还是等频” 的问题,需先明确 K-S 图的核心用途(检验样本分布与理论分布的一致性),再结合横轴 ...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