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星安果
来源:AirPython
前面两篇文章聊到了 python 处理 Mysql、Sqlite 数据库常用方式,本篇文章继续说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Redis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即:远程字典服务,Redis 底层使用 C 语言编写,是一款开源的、基于内存的 NoSql 数据库
由于 Redis 性能远超其他数据库,并且支持集群、分布式及主从同步等优势,所以经常用于 缓存数据、高速读写 等场景
本篇文章就聊聊 Python 操作 Redis 正确的姿势
——准备
我们以在云服务器 Centos 7.8 安装 Redis-Server 为例
首先,安装在云服务器上 Redis 数据库
# 下载epel仓库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安装redis yum install redis
然后,通过 vim 命令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打开远程连接,设置连接密码
配置文件目录:/etc/redis.conf
# vim /etc/redis.conf # 1、bing从127.0.0.1修改为:0.0.0.0,开放远程连接 bind 0.0.0.0 # 2、设置密码 requirepass 123456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云服务器数据安全,Redis 开放远程访问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密码
接着,启动 Redis 服务,开启防火墙和端口,配置云服务器安全组
默认情况下,Redis 服务使用的端口号是 6379
另外,需要在云服务器安全组进行配置,保证 Redis 数据库能正常连接
# 启动Redis服务,默认redis端口号是6379 systemctl start redis # 打开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 开放6379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 配置立即生效 firewall-cmd --reload
完成以上操作,我们就可以通过 Redis-CLI 或 Redis 客户端工具进行连接了
最后,要使用 python 操作 Redis,我们需要使用 pip 安装一个依赖
# 安装依赖,便于操作redis pip3 install redis
——实战
在操作 Redis 中的数据之前,我们需要利用 Host、端口号、密码实例化一个 Redis 连接对象
from redis import Redis class RedisF(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实例化Redis对象 # decode_responses=True,如果不加则写入的为字节类型 # host:远程连接地址 # port:Redis端口号 # password:Redis授权密码 self.redis_obj = Redis(host='139.199.**.**',port=6379,password='123456', decode_responses=True,charset='UTF-8', encoding='UTF-8')
接下来我们以操作字符串、列表、set 集合、zset 集合、哈希表、事务为例,讲讲 Python 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
1、字符串操作
操作字符串有两种方式,操作方法分别是:set() 和 mset()
其中:set() 一次只能保存一个值,参数意义如下
获取值和删除值的操作方法分别为:get(Key)、 delete(Key or Keys)
# set():单字符串操作 # 添加一个值,并设置超时时间为120s self.redis_obj.set('name', 'airpython', ex=120) # get():获取这个值 print(self.redis_obj.get('name')) # delete():删除一个值或多个值 self.redis_obj.delete('name') print(self.redis_obj.get('name'))
对于多值数据的设置,只需要调用 mset() 方法,将待插入的数据以键值对组成一个字典作为参数即可。同理,Redis 提供了 mget() 方法,可以一次获取多个键的值
# mset():设置多个值 self.redis_obj.mset({"foo": "foo1", "zoo": "zoo1"}) # mget():获取多个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mget("foo", "zoo") print(result)
2、列表操作
Redis 提供了很多方法用于操作列表,其中比较常见的如下:
实例代码如下:
def manage_list(self): """ 操作列表 :return: """ # 1、新增一个列表,并左边插入一个数据 # 注意:可以一次加入多个元素,也可以一个个元素的加入 self.redis_obj.lpush('company', '阿里', '腾讯', '百度') # 2、移除第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lpop("company") # 3、右边插入数据 self.redis_obj.rpush('company', '字节跳动', '小米') # 4、移除最后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rpop("company") # 5、获取列表的长度 self.redis_obj.llen("company") # 6、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某一个元素(第二个元素) print('列表中第二个元素是:', self.redis_obj.lindex("company", 1)) # 7、根据范围,查看列表中所有的值 print(self.redis_obj.lrange('company', 0, -1))
3、操作 Set 集合
Set 是一个无序的元素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Redis 同样提供了很多方法,便于操作 Set 集合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下:
具体实例代码如下:
def manage_set(self): """ 操作set集合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fruit") # 1、sadd:新增元素到集合中 # 添加一个元素:香蕉 self.redis_obj.sadd('fruit', '香蕉') # 再添加两个元素 self.redis_obj.sadd('fruit', '苹果', '桔子') # 2、集合元素的数量 print('集合元素数量:', self.redis_obj.scard('fruit')) # 3、移除一个元素 self.redis_obj.srem("fruit", "桔子") # 再定义一个集合 self.redis_obj.sadd("fruit_other", "香蕉", "葡萄", "柚子") # 4、获取两个集合的交集 result = self.redis_obj.sinter("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交集为:', result) # 5、获取两个集合的并集 result = self.redis_obj.sunion("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并集为:', result) # 6、差集,以第一个集合为标准 result = self.redis_obj.sdiff("fruit", "fruit_other") print(type(result)) print('差集为:', result) # 7、合并保存到新的集合中 self.redis_obj.sunionstore("fruit_new", "fruit", "fruit_other") print('新的集合为:', self.redis_obj.smembers('fruit_new')) # 8、判断元素是否存在集合中 result = self.redis_obj.sismember("fruit", "苹果") print('苹果是否存在于集合中', result) # 9、随机从集合中删除一个元素,然后返回 result = self.redis_obj.spop("fruit") print('删除的元素是:', result) # 3、集合中所有元素 result = self.redis_obj.smembers('fruit') print("最后fruit集合包含的元素是:", result)
4、操作 zset 集合
zset 集合相比普通 set 集合,是有序的,zset 集合中的元素包含:值和分数,其中分数用于排序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下:
实践代码如下:
def manage_zset(self): """ 操作zset集合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fruit") # 往集合中新增元素:zadd() # 三个元素分别是:"banana", 1/"apple", 2/"pear", 3 self.redis_obj.zadd("fruit", "banana", 1, "apple", 2, "pear", 3) # 查看集合中所有元素(不带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 ['banana', 'apple', 'pear'] print('集合中的元素(不带分数)有:', result) # 查看集合中所有元素(带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withscores=True) # [('banana', 1.0), ('apple', 2.0), ('pear', 3.0)] print('集合中的元素(带分数)有:', result) # 获取集合中某一个元素的分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score("fruit", "apple") print("apple对应的分数为:", result) # 通过最小值和最大值,判断分数在这个范围内的元素个数 result = self.redis_obj.zcount("fruit", 1, 2) print("集合中分数大于1,小于2的元素个数有:", result) # 获取集合中元素个数 count = self.redis_obj.zcard("fruit") print('集合元素格式:', count) # 获取元素的值获取索引号 index = self.redis_obj.zrank("fruit", "apple") print('apple元素的索引为:', index) # 删除集合中的元素:zrem self.redis_obj.zrem("fruit", "apple") print('删除apple元素后,剩余元素为:', self.redis_obj.zrange("fruit", 0, -1))
4、操作哈希
哈希表中包含很多键值对,并且每一个键都是唯一的
Redis 操作哈希表,下面这些方法比较常用:
对应的操作代码如下:
def manage_hash(self): """ 操作哈希表 哈希:一个键对应一个值,并且键不容许重复 :return: """ self.redis_obj.delete("website") # 1、新建一个key为website的哈希表 # 往里面加入数据:baidu(field),www.baidu.com(value) self.redis_obj.hset('website', 'baidu', 'www.alibababaidu.com') self.redis_obj.hset('website', 'google', 'www.google.com') # 2、往哈希表中添加多个键值对 self.redis_obj.hmset("website", {"tencent": "www.qq.com", "alibaba": "www.taobao.com"}) # 3、获取某一个键的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get("website", 'baidu') print("键为baidu的值为:", result) # 4、获取多个键的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mget("website", "baidu", "alibaba") print("多个键的值为:", result) # 5、查看hash表中的所有值 result = self.redis_obj.hgetall('website') print("哈希表中所有的键值对为:", result) # 6、哈希表中所有键列表 # ['baidu', 'google', 'tencent', 'alibaba'] result = self.redis_obj.hkeys("website") print("哈希表,所有的键(列表)为:", result) # 7、哈希表中所有的值列表 # ['www.alibababaidu.com', 'www.google.com', 'www.qq.com', 'www.taobao.com'] result = self.redis_obj.hvals("website") print("哈希表,所有的值(列表)为:", result) # 8、判断某一个键是否存在 result = self.redis_obj.hexists("website", "alibaba") print('alibaba这个键是否存在:', result) # 9、删除某一个键值对 self.redis_obj.hdel("website", 'baidu') print('删除baidu键值对后,哈希表的数据包含:', self.redis_obj.hgetall('website')) # 10、哈希表中键值对个数 count = self.redis_obj.hlen("website") print('哈希表键值对一共有:', count)
5、操作事务管道
Redis 支持事务管道操作,能够将几个操作统一提交执行
操作步骤是: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def manage_steps(self): """ 执行事务操作 :return: """ # 1、定义一个事务管道 self.pip = self.redis_obj.pipeline() # 定义一系列操作 self.pip.set('age', 18) # 增加一岁 self.pip.incr('age') # 减少一岁 self.pip.decr('age') # 执行上面定义3个步骤的事务操作 self.pip.execute() # 判断 print('通过上面一些列操作,年龄变成:', self.redis_obj.get('age'))
本篇文章通过 python 实现了对 Redis 常见数据的操作,大家有问题可以留言咨询哦!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AI渗透率超85%的2025年,企业生存之战就是数据之战,CDA认证已成为决定企业存续的生死线!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显示,AI驱 ...
2025-07-2035岁焦虑像一把高悬的利刃,裁员潮、晋升无望、技能过时……当职场中年危机与数字化浪潮正面交锋,你是否发现: 简历投了10 ...
2025-07-20CDA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详解与准备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浪潮下,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愈发受到瞩目,成为众多有志投身数 ...
2025-07-18刚入职场或是在职场正面临岗位替代、技能更新、人机协作等焦虑的打工人,想要找到一条破解职场焦虑和升职瓶颈的系统化学习提升 ...
2025-07-182025被称为“AI元年”,而AI,与数据密不可分。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在《AI思维:从数据中创造价值的炼金术 ...
2025-07-18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时代的价值挖掘者 在大数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 ...
2025-07-18SPSS 赋值后数据不显示?原因排查与解决指南 在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数据分析过程中,变量 ...
2025-07-18在 DBeaver 中利用 MySQL 实现表数据同步操作指南 在数据库管理工作中,将一张表的数据同步到另一张表是常见需求,这有助于 ...
2025-07-18数据分析师的技能图谱:从数据到价值的桥梁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数据分析师如同 “数据翻译官”,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清晰的 ...
2025-07-17Pandas 写入指定行数据:数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技能 在数据处理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这样的场景:在庞大的数据集里精 ...
2025-07-17解码 CDA:数据时代的通行证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当企业决策者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寻找增长密码,当科研人员在 ...
2025-07-17CDA 精益业务数据分析: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实战方法论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分析” 已从 “加分项” 成为 “必修课 ...
2025-07-16MySQL 中 ADD KEY 与 ADD INDEX 详解:用法、差异与优化实践 在 MySQL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中,索引是提升查询性能的核心手段。无论 ...
2025-07-16解析 MySQL Update 语句中 “query end” 状态:含义、成因与优化指南 在 MySQL 数据库的日常运维与开发中,开发者和 DBA 常会 ...
2025-07-16如何考取数据分析师证书:以 CDA 为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分析师已然成为企业挖掘数据价值、驱动决策的 ...
2025-07-15CDA 精益业务数据分析:驱动企业高效决策的核心引擎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洪流,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 ...
2025-07-15MySQL 无外键关联表的 JOIN 实战:数据整合的灵活之道 在 MySQL 数据库的日常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整合多张表数据的场景 ...
2025-07-15Python Pandas:数据科学的瑞士军刀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海量、复杂的数据,如何高效地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成为关键。 ...
2025-07-15用 SQL 生成逆向回滚 SQL:数据操作的 “后悔药” 指南 在数据库操作中,误删数据、错改字段或误执行批量更新等问题时有发生。 ...
2025-07-14t检验与Wilcoxon检验的选择:何时用t.test,何时用wilcox.test? t 检验与 Wilcoxon 检验的选择:何时用 t.test,何时用 wilcox. ...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