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运营商BI系统走向精细化
近年来,运营商在BI领域的进展有目共睹,一些电信运营商开始在用户的账单上精准营销,通过整合客户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每月消费账单中内置营销服务,从而开辟了全新的营销渠道。那么,对于BI未来规划和近期目标,企业专家又有哪些见解?
对话嘉宾:
亚信联创市场咨询部解决方案咨询部经理 彭怀湘
亚信联创业务运营咨询部经理 冀振明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运营与业务支撑系统总监 林 鹏
驱动BI价值走上台前
记者:在采访中,有运营商人士对于BI理解并不深刻,认为其建设投入与实际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成正比,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彭怀湘: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错误地将BI系统归为了生产系统,就如同运营商后台系统的计费系统、BSS系统一样。对于BI的实际价值,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我们要开一家杂货店需要选择地段,我们去考察分析决定开在某街道,开张后果然生意很好。我们看到是这家店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当初那个点子。BI则像那个点子,无法直接评估其经济效益。
BI作为分析决策支撑系统,它对于运营商的作用虽然不如其他生产系统那样直接,但却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后台的系统决策和运作,同时让生产流程系统更加智能化。
林鹏:目前的系统宏观分析有余,微观分析不足;事后分析有余,事先预测不足;静态分析有余,动态挖掘不足;战略分析有余,战术支撑不足;客户服务团队不能得到信息化端到端的有效支撑。
这种情况直接产生了两个后果:企业高层的决策产出多少效益,有多少直接来源于BI系统难以度量。这使得系统成为企业高层经营分析的工具,对基层营销实践指导不足。
举个例子来说,某运营商A因为新型的智能手机广受大量高端用户的青睐,因此A运营商针对B运营商的高价值客户进行了不同策略的吸引,但似乎在B运营商的BI系统并没有事先预测到VIP客户潜在的流失,甚至在事中事后也没有任何客户挽留行动。[page] 以客户接触点为基准
记者:运营商希望通过BI系统不断实现深度营销,但这是一个贯穿多系统的复杂项目,您认为现阶段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冀振明:BI系统的深度营销离不开包括电子渠道系统、CRM系统的支撑,我也认为,最关键的是,真正实现以客户接触点为基点,全面打通业务系统流程。毕竟处在客户的角度,他们并不关心运营商的后台究竟有多少系统在运转,只希望能够解决切身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以每一个客户接触点为基准,通过BI算出客户消费模型,与CRM产品库的产品做匹配,与电子商务网站信息联动,统一底层数据接口,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运营。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运营商部门设置庞大且复杂,这也使得市场营销活动成为一个多部门跨域合作的项目,因此如何缩短市场营销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的响应时间,强化前后台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将成为BI能否真正体现价值的关键所在。
各级BI系统区别定位
记者:据了解,一些省级运营商的BI系统仅限于本地网存在,请问这与运营商集团层面的BI统一规划是否存在冲突,集团和省公司的BI系统在功能上是如何区分的?
彭怀湘:不会造成影响,因为集团层面和省公司的BI系统在业务范畴、关注层面都用明显的定位差别,两套系统间应该是互补关系。
集团层面BI系统主要负责管理和监控,各省BI系统主要负责市场和经营,而地市公司则借用省公司的数据仓库,远程访问省公司的BI系统,实现市场经营分析活动;同时省公司也将自身BI系统数据定期上传集团公司,以便集团对各省业务数据进行指标考核。
林鹏:全国集中的BI系统着眼的是面向全国的大事。而各地的BI系统,着眼研究各地的特殊问题。我们不能指望用一个数据挖掘的建模就能满足全国各地的要求。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分享经验、分别建模、独立分析。
重视数据整合和质量提升
记者:BI系统在运营商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演进脉络,请问现阶段运营商的投入和建设重点在哪里,将着重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哪些难点问题?
冀振明:BI系统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运营商会针对BI系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业务目标,以中国移动为例,在2011年,其经分系统将着重精细化迈进,细分客户群,深度运营渠道。
由于运营商每天都在生成数以百万计的数据信息,后台系统又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导致整体架构并不统一,存在严重的数据割裂现象,这些无疑将加剧运营商BI系统建设难度。作为BI系统的基础,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也将成为运营商一项长期工作。厂商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在如何实现数据整合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另一方面,灵活构建切实满足业务人员营销与服务的BI应用。
林鹏:构建系统体系首先要着眼于数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支撑相应的经营决策。省公司和地市公司的重点会有所不同,地市公司可以在省公司的数据支持下,建立专业系统,对数据进行主题化、深入的分析。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常始于一堆“毫无章法”的数据点:电商后台导出的零散订单记录、APP埋点收集的无序用户行为日志、传感器实时 ...
2025-11-28在MySQL数据库运维中,“query end”是查询执行生命周期的收尾阶段,理论上耗时极短——主要完成结果集封装、资源释放、事务状态 ...
2025-11-28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工具包中,透视分析方法是处理表结构数据的“瑞士军刀”——无需复杂代码,仅通过 ...
2025-11-28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决定“用什么方法分析、信什么结果”的底层逻辑——它如同数据的“性格”,直接影响着描述统计的 ...
2025-11-27在电商订单查询、用户信息导出等业务场景中,技术人员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一次性查询500条数据,还是分5次每次查询100条?这个问 ...
2025-11-27对数据分析从业者和学生而言,表结构数据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分析载体——CRM系统的用户表、门店的销售明细表、仓库的库存表,都 ...
2025-11-27在业务数据可视化中,热力图(Heat Map)是传递“数据密度与分布特征”的核心工具——它通过颜色深浅直观呈现数据值的高低,让“ ...
2025-11-26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数据分析师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纽带。但“数据分析师”并非单一角色,从初级到高级,其职责边界、能 ...
2025-11-26表格结构数据以“行存样本、列储属性”的规范形态,成为CDA数据分析师最核心的工作载体。从零售门店的销售明细表到电商平台的用 ...
2025-11-26在pandas数据处理工作流中,“列标签”(Column Labels)是连接数据与操作的核心桥梁——它不仅是DataFrame数据结构的“索引标识 ...
2025-11-25Anaconda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瑞士军刀”,集成了Python解释器、conda包管理工具及海量科学计算库,是科研人员、开发者的必备工 ...
2025-11-25在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中,表格结构数据是最常接触的“数据形态”——从CRM系统导出的用户信息表 ...
2025-11-25在大数据营销从“粗放投放”向“精准运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常面临“数据维度繁杂,核心影响因素模糊”的困境——动辄上百个用 ...
2025-11-24当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精准触达、高效转化、长效留存”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命题。大数据技术的突破,让营销从“广撒网”的粗放模 ...
2025-11-24在商业数据分析的全链路中,报告呈现是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传递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2025-11-24在数据可视化实践中,数据系列与数据标签的混淆是导致图表失效的高频问题——将数据标签的样式调整等同于数据系列的维度优化,或 ...
2025-11-21在数据可视化领域,“静态报表无法展现数据的时间变化与维度关联”是长期痛点——当业务人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份的区域销售趋势” ...
2025-11-21在企业战略决策的场景中,“PESTEL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方法常被提及,但很多时候却陷入“定性描述多、数据支撑少”的困 ...
2025-11-21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常被同时提及,却也频繁被混淆——业务团队口中的“用户增长模型”聚焦“如 ...
2025-11-20在游戏行业“高获客成本、低留存率”的痛点下,“提前预测用户流失并精准召回”成为运营核心命题。而用户流失并非突发行为——从 ...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