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告诉你 为什么这些文章都是10W+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一家企业的标配,相信很多微信小编都会苦恼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公众号有着几万粉丝,而文章阅读量竟然只有几百几千,很多时候比这个阅读量还要低,为何发布好的内容,阅读量却总是很低?
我们每个人每天平均打开手机的次数是267次,我们从早晨起来从朋友圈看到今天的早新闻、天气预报或是鸡汤,到晚上睡觉之前再看看娱乐八卦、星云大师布道方法论,平均每天每个人会接触到100到200个品牌公众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大数据告诉你,如何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吸引用户。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自下而上都有对“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5种层次的需求,并且,人们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分享”就是人在得到“生理、安全”这两种层次需求的满足后,进而追求其它三种更高层次需求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主动乐于去分享,获得病毒式传播呢?
你的公众号想要获得高阅读量,首先你得思考几个问题:
?你发出的文章能引发用户哪种情绪的共鸣?
?哪种类型的文章更有可能会被用户分享转发?
?用户喜欢分享长图文还是短图文,或是有短视频的文章?
?文章需不需要配图,图片能否影响用户转发分享文章?
?需要找KOL来转发文章提高阅读量吗?
?什么时间段发布文章更容易获得高分享转发量?
根据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的分析,我们来从大数据的角度看看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用户乐于分享获得高阅读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会被疯狂阅读点击转发的文章前提一定是有好内容的。
1、长篇文章比短文章更易被在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上转发分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都是碎片化的浅阅读,一篇短文章可能只会在用户的碎片时间当做广告来看,一略而过,很难驻足花时间去阅读,那么分享转发的几率也就相对较小。数据研究表明,高阅读量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长文章,平均数字来看,长文章的分享转发量也高于短文章。一篇优质的长文章是有一定的深度,经过长时间打磨研究分析,具有市场洞察力的,能引起用户的专注与共鸣,尽管用户喜欢看那些碎片时间的短平快文章,但他们喜欢分享转发的,还是那些有调性、有深度的长文章。
2、图片会增加文章的分享转发率
对于重口难调的用户,智能手机的广泛被使用,用户对于移动端阅读的视觉要求越来越高,当然一篇文章的视觉效果是很重要的,如果排版不当,用图不当很可能会影响你的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
以下图表说明,一篇文章插图和不插图,分享转发率差了不止一半,在文章里至少插入一张图片,平均分享转发率为64.9%,明显高于无图文章的平均分享转发率28%。具体到社交网站上,文章加不加标签、照片(缩略图等功能)带来的差异更大,转发率分别是56%和17.7%,相差三倍多。
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微信文章,纯文字的文章阅读量要比有图片或者GIF的文章要低,视觉效果也会差很多。不妨可以去看看那些阅读量有10w+文章构造必定少不了高质量高的图片。
3、文章有趣好玩能够引起用户情绪,产生满足感
文章能引起用户的情绪变化的类型依次是:敬畏(25%)、大笑(17%)、娱乐消遣(15%)、高兴(14%)、共鸣(6%)、愤怒(6%)、惊奇(2%)、悲伤(1%),其他情绪类型占15%(如下表)
用户分享转发文章的动机有:
分享有行业价值信息的内容给别人
分享具有娱乐性让人欢笑的内容
通过分享文章,“告知”他人自己的定位、形象
通过分享引起他人关注自己
通过分享转发实现一种“参与感”
表明自己对社会、事件、新闻的关注议题及态度
维护自己朋友圈关系,分享转发可保持与他人的联系
例如朋友圈被转发分享很热门的小测试文章、很火的段子、热门视频等,很多用户阅读转发并不一定是对这些很感兴趣,多数人只是通过参与这类时下热点话题,表明自己“与时俱进”在关注这个议题、并对外传达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议题的看法观点。
4、用户喜欢分享转发有清单和图表的文章
类似标题《给微信运营的10条建议》《10个写出10万+阅读量文章的方法》《100条实用微信营销技巧》等等这类清单式文章,能给用户最直观简洁明了的干货,便于阅读。图表式文章更有助于用户阅读和理解所阐述理论的优点。比如我们现在这篇文章,图标清单式文章,用户阅读起来很方便容易理解让人一目了然,观点认同,他们就会乐于分享转发。
小编之前听过一次在线群分享,分享结束随即就有群友在分享群里扔出一张思维脑图,要是你的文章里能够把所述要点用脑图这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想必一定获得高阅读转发量。总之,长文章固好,但是你要通过清单、列表、图表、脑图等方式吸引用户持续阅读下去并主动分享转发,切忌大篇幅的长篇大论。
像很多报刊杂志、广告行业、品牌、媒体等每年都会搞“10大”系列,就是这个清单阅读式的道理。
5、“10”是清单式阅读的幸运数字
大数据研究表明,在清单式文章中,含有“10个”“10大”“10条”这类关键字的文章容易获得更多分享,平均分享转发数量是10621次,比排在第二位的数字“23”的平均分享转发量高出4倍。
6、KOL转发文章会带来“意见领袖效应”提高阅读转发量
如果你的微信文章被某微信大号转发朋友圈,必定会带来涨粉及高阅读量,一种是主动地去找他们建立联系,写文章时让这些意见领袖、有影响力的人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文章的参与者,帮助分享转发文章。还有就是你能把文章写的足够有料有趣,意见领袖自然会分享,一篇有调性、长见识的广告营销类软文,或是真正有干货的行业文章相信大家都不会反感和排斥,并乐于分享。
7、翻新旧文章
大数据研究表明,文章在发表三天后,分享转发率在接下来四天平均会下降96%。一周之后,第二三四周的分享转发量会比第一周的至少下降86%。那么要是在不影响用户阅读体验的前提下,适时翻新之前的旧文章结合时下热点话题、节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推广还是能够有效提高阅读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微信公众号会在文章底部挂接关联之前的文章、推出微信文章目录底部菜单的重要原因。
8、推送文章的最佳时间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周二推送文章的转发阅读量最高,至于原因只能看图表了,当然也要结合不同的地域、平台、社交媒体来看,周二最佳时间不妨可以试试。至于什么时间点最佳,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一般是有以下三个最高峰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上午8:00,是上午时间段中微信文章曝光量的最高点
第二个时间点:中午12:00,是中午时间段中文章曝光量的最高点
第三个时间点:晚上10:00,是全天微信文章曝光量的最高点
9、热点到底怎么追才有趣,有趣,有意义?
环时互动老金说过今天文字的力量要源于动作,什么是动作?有趣创造有效,时效创造实效。追热点,也要有趣,有态度,有实效性,更要有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互相掐架撕逼哗众取宠,粗制滥造。怎么追热点,一定要把你的品牌,你的微信公众号看清楚,未来发展怎么做,而不是抓住一个偶然的热点,耍点小聪明博取了高阅读转发量就算成功。
10、打造用户现象级
微信公众号要如何运营才能提高文章阅读量?
服务号起到了一个企业形象的作用,它充当企业的名片。就像企业的网站一样,平时可能没有人会去关注,但是需要的时候都会去找。服务号相比于网站来说,可以沉淀下一批重度用户。
而订阅号就像是微博里的黄V了,主要目的是打造内容,然后让用户每天都可以看到新鲜有趣的信息,并让用户乐于主动去转发。虽然微信已经明令禁止诱导转发,但是优质的好内容依然可以引导到用户主动去转发分享,粉丝主动传播的源动力一定是与“我”相关的。
订阅号和服务号的类型不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侧重传播,一个侧重维护。要想搞清楚自己的订阅号或服务号该怎么定位,先建立自己企业的客户形象,搞清楚了自己的用户是谁,可以省却很多事情。公众号需要像产品一样去打磨,像经营一个品牌一样去经营。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使用 Excel 数据透视表进行多维度数据汇总时,折叠功能是梳理数据层级的核心工具 —— 通过点击 “+/-” 符号可展开明细数据或 ...
2025-09-28在使用 Pandas 处理 CSV、TSV 等文本文件时,“引号” 是最容易引发格式混乱的 “隐形杀手”—— 比如字段中包含逗号(如 “北京 ...
2025-09-28在 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技能工具箱中,数据查询语言(尤其是 SQL)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 “武器”。无论 ...
2025-09-28Cox 模型时间依赖性检验:原理、方法与实战应用 在生存分析领域,Cox 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是分析 “ ...
2025-09-26检测因子类型的影响程度大小:评估标准、实战案例与管控策略 在检测分析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检测、工业产品合规性测试) ...
2025-09-26CDA 数据分析师:以数据库为基石,筑牢数据驱动的 “源头防线” 在数据驱动业务的链条中,“数据从哪里来” 是 CDA(Certified D ...
2025-09-26线性相关点分布的四种基本类型:特征、识别与实战应用 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学中,“线性相关” 是描述两个数值变量间关联趋势的核心 ...
2025-09-25深度神经网络神经元个数确定指南:从原理到实战的科学路径 在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设计中,“神经元个数” 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 ...
2025-09-25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不少团队陷入 “指标困境”:仪表盘上堆砌着上百个指标,DAU、转化率、营收等数据实时跳动,却无法回答 “ ...
2025-09-25MySQL 服务器内存碎片:成因、检测与内存持续增长的解决策略 在 MySQL 运维中,“内存持续增长” 是常见且隐蔽的性能隐患 —— ...
2025-09-24人工智能重塑工程质量检测:核心应用、技术路径与实践案例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安全的 “最后一 ...
2025-09-24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通用与场景指标,解锁数据驱动的精准路径 在数据驱动业务的实践中,指标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载体。但并 ...
2025-09-24在数据驱动的业务迭代中,AB 实验系统(负责验证业务优化效果)与业务系统(负责承载用户交互与核心流程)并非独立存在 —— 前 ...
2025-09-23CDA 业务数据分析:6 步闭环,让数据驱动业务落地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核心价值,并 ...
2025-09-23CDA 数据分析师:以指标为钥,解锁数据驱动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用数据说话” 已成为企业决策的共识。但数据本身是零散 ...
2025-09-23当 “算法” 成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业务决策领域的高频词时,一种隐形的认知误区正悄然蔓延 —— 有人将分析结果不佳归咎于 ...
2025-09-22在数据分析、金融计算、工程评估等领域,“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多数人提及 “平均数” 时,默认指 ...
2025-09-22CDA 数据分析师:参数估计助力数据决策的核心力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业务增长、优化运营效率的核 ...
2025-09-22训练与验证损失骤升:机器学习训练中的异常诊断与解决方案 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损失曲线” 是反映模型学习状态的核心指 ...
2025-09-19解析 DataHub 与 Kafka:数据生态中两类核心工具的差异与协同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需求已从 “存储” 转向 “ ...
2025-09-19